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一、故乡与少年
却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和崇高的敬意。

    冠英小学

    瞿秋白在九皋楼读了一年多私塾,到1905年,他六岁的时候,就到刚刚建立的冠英小学堂读书去了。

    冠英小学堂离星聚堂不远。在星聚堂所在的织机坊前面,隔着一条大街有一条宽二丈左右的小河,叫庙沿河。河上有几座桥,靠近织机坊左边的叫觅渡桥,右边的叫甘棠桥。过了觅渡桥,再沿河岸往右走不远就是冠英两等小学堂(今觅渡桥小学)。当时,学校分高等和初等两级,共有学生八十七人。其中,高等分甲、乙两班,共五十五个学生;初等只有一个班,有三十二个学生。秋白读的是初等。

    冠英小学堂,最初设在原冠英义塾,借邻宅隙地为操场。继则借觅渡桥北庄三贤祠,又借东邻瞿氏宗祠为东三斋教室。后来宗祠回索,于是拨城西察院旧基出售,用这笔款赎回祠后隙地建筑教室。教室的房屋是一座九开间的平房,房中间是一条走廊与后院相通,走廊两边各有两个教室;三棵梧桐树并排耸立在教室的北面。教室前面是个比较大的天井,学生下课后就在天井中玩耍。

    冠英小学堂堂长庄苕甫,名鼎彝,以字行。他虽是举人出身,但颇有维新思想,矢志改革教育。他定校名为“冠英”,取“冠乎群英”之义。学堂有《校歌》、《春季旅行歌》、《春秋季运动会歌》等,歌词内容反映了办学者追求新思想,培养新少年的远大抱负。《校歌》号召学生要在欧风美雨的冲击中,为振兴老大的中国贡献力量:“欧风美雨,飞渡重洋,横来东亚兮。睡狮千年,誓将惊醒兮。大有为兮,冠英学生兮。”《春季旅行歌》云:“方春之时作旅行,足力更奋迅,名区胜地恣遨游,处处好印证。花花草草有精神,莺燕都成阵。少年世界春世界,努力向前行。”《春秋季运动会歌》云:“天择由来因物竞,运动要竞争。胜固可喜,败欣然,都是弟兄们。胜不相让,败相救,团体要坚韧。合群起兵视此行,勗哉我学生。”这两首歌都宣传团结互助,奋进不止的精神。

    在教学方法上,学堂反对旧书院私塾死读死记的方式,注重科学实验。教师在瞿秋白这一班讲生物时,当堂解剖小狗,指点内脏器官的结构和位置。瞿秋白看后对同学说:“古人常说良心要放在当中,可见他们并不知道心是在胸的左侧。”瞿秋白在学堂里读了四年,他读书用功,成绩优良,是一个聪敏老实,深受师长和同学称赞的好学生。

    在冠英小学堂,瞿秋白和同学们经常听到老师讲些常州的历史掌故。例如,宋朝末年,蒙古大军打到常州,烧杀抢掠,城市屋宇全部被焚毁,仅仅留下城外的十八户人家,史称十八家村。明代末年,常州奔牛镇出生的美女陈圆圆是吴三桂的爱姬,后来被闯王李自成麾下的大将刘宗敏抢去,吴三桂一怒之下竟引清兵入关。再如,太平天国末年,常州是被李鸿章雇佣的洋枪队攻破的。老师讲述的这些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富有文学色彩,对于肯思索的孩子们,具有很好的启迪作用,增加了他们观察世界、认识社会的能力。据瞿秋白童年的挚友羊牧之回忆,有一次瞿秋白在学校里听老师讲胭脂井的故事,他回来说:“五代时期,南唐的金陵(南京)有个李后主,宋兵打来破城入宫,李后主就把妃子藏在后宫的枯井中,后被宋兵捉住。写‘帘外雨潺潺’的李后主,竟投降了赵匡胤。还有三国时诸葛亮做他丞相的刘后主,后来也投降了魏国司马昭。这些后主,有的词虽然写得好,但他们都不过是亡国之君。”

    尽管小学生活在任何人的一生中都是值得怀恋的,但瞿秋白从小学开始,日趋没落和衰败的家庭生活,已经使他逐渐变得沉默和悒郁了。

    瞿秋白的祖母原来由稚彬赡养,但稚彬既不做官,又不事生产,经济上没有分文的收入,家中生活全部依赖在杭州做官的四伯父世琥接济。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瞿秋白——从书生到领袖简介 >瞿秋白——从书生到领袖目录 > 一、故乡与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