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珠胎
到了二月里,天也渐渐长了。镇日无事,便在太后宫中服侍,为她抄录佛经。冬寒尚未退去,殿外树木枝条上积着厚厚的残雪,常常能听见树枝断裂的轻微声响。
清冷的雪光透过抽纱窗帘,是一种极淡的青色,像是上好钧窑瓷薄薄的釉色,又像是十七八的月色,好虽好,却是残的。
清明的雪光透过明纸糊的大窗,落下一地十五六的月色似的雪白痕迹,虽是冷寂的色彩,反倒映得殿中比外头敞亮许多。
许是因为玄凌的缘故,太后对我也甚好,只是她总是静静的不爱说话。我陪侍身边,也不敢轻易多说半句。
流光总是无声。
很多时候,太后只是默默在内殿长跪念诵经文,我在她身后一字一字抄录对我而言其实是无趣的梵文。案上博山炉里焚着檀香,那炉烟寂寂,淡淡萦绕,她神色淡定如在境外,眉宇间便如那博山轻缕一样,飘渺若无。
我轻轻道:“太后也喜欢檀香么?”
她道:“理佛之人都用檀香,说不上喜欢不喜欢。”她微微举眸看我,“后宫嫔妃甚少用此香,怎么你倒识得。”
“臣妾有时点来静一静心,倒比安息香好。”
太后微笑:“不错。人生难免有不如意事,你懂得排遣就好。”
太后的眼睛不太好,佛经上的文字细小,她看起来往往吃力。我遂把字体写的方而大,此举果然讨她喜欢。
然而许是太后性子冷静的缘故,喜欢也只是淡淡的喜欢。只是偶尔,她翻阅我写的字,淡淡笑道:“字倒是娟秀,只是还缺了几分大气。不过也算得上好的了,终究是年纪还轻些的缘故。”不过轻描淡写几句,我的脸便红了,窘迫的很。我的字一向是颇为自矜的,曾与玄凌合书过一阕秦观的《鹊桥仙》。他的耳语呵出的气拂在耳边又酥又痒:
我别过头吃吃而笑:“哪里有这样好,皇后能左右手同时书写,嬛嬛自愧不如。”
他淡淡出神,只是一笑带过,“皇后的字是好的,只是太过端正反而失了韵致。”
于是笑盈盈对太后道:“皇后的字很好呢,可以双手同书。”
太后只是淡漠一笑,静静望着殿角独自开放的腊梅,手中一颗一颗捻着佛珠,慢里斯条道:“梅花香自苦寒来。再好的字也要花功夫下去慢慢地练出来,绝不是一朝一夕所得。皇后每日练字下的功夫不少。”
我忽地忆起去皇后宫中请安时,她的书案上堆着厚厚一迭书写过的宣纸,我只是吃惊:“这样多,皇后写了多久才写好?”
剪秋道:“娘娘这几日写得不多,这是花了三日所写的。”
我暗暗吃惊,不再言语。皇后并不得玄凌的宠幸,看来长日寂寂,不过是以练字打发时光。
太后道:“甄婕妤的底子是不错。”她微阖的双目微微睁开,似笑非笑道:“只是自承宠以来恐怕已经很少动笔了吧。”
我不觉面红耳赤,声音低如蚊讷,“臣妾惭愧。”
然而太后却温和笑了,“年轻的时候哪能静得下性子来好好写字,皇上宠爱你难免喜欢你陪着,疏忽了写字也不算什么。皇上喜欢不喜欢,原不在字好不好上计较。”
太后待我不错,然而这一番话上,我对太后的敬畏更甚。有时玄凌来我宫中留宿,我也择一个机会婉转劝他多临幸皇后,他只是骇笑,“朕的嬛嬛这样大方。”
我只好道:“皇后是一国之母,皇上也不能太冷落了。”
天气渐渐暖和起来,人也不再畏畏缩缩地犯懒不愿动弹,肯到处去走走了。这日早起去给皇后请安,甫进宫门便听见殿中笑语喧哗声不断,似是十分热闹融洽。
皇后见我进来,笑着招手道:“你也来了,正说得热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