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五、阅世之道
像很多人都患了富贵病或缺乏安全感。了解这个道理之后,有钱就要给社会,给别人一种好形象。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和光同尘”的道理。年轻人有时候锐气很盛,要学会收敛。譬如马英九以前在大学教书的时候,因为学生太多了,加上有些人是来骚扰或追求他的,以致每个星期都要换教室,每次上课前都紧张兮兮的。他长得英俊潇洒,正因为外表太亮眼了,在任何地方都引起别人的注意,就像一把剑,麻袋包不住,一定会戳破。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这就像《红楼梦》里说的“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为什么?莫之能守。家里金玉满堂,财宝堆了那么多,说不定这一代守得很好,也许到第二代、第三代就败掉了,或者因为意外的火灾烧光了都有可能。所谓“富不过三代”,就是这个道理。但很多人只满足于争取一时的财富,毫不考虑长远的千秋万代,这就是问题。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从古至今,富贵的人最容易骄傲,也最应该避免骄傲。子贡有一次请教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认为这还不够好,最好是“贫而乐道,富而好礼”。很多人说,穷了就没有“道”,其实如果了解“道”的话,穷不穷真的不重要。我很幸运,有机会读哲学,哲学叫做爱好智慧,这里面也有“道”,所以我觉得人生的许多奢求没必要放在心上。有空闲时读读书,从书中体会人生,可以知道很多事情,懂得很多道理,本身就有很多乐趣。

    至于“功成身退”就太难了,自古以来能够做到的只有少数人。像范蠡在越国打败吴国之后,就带着西施隐居了。李斯官至宰相,富贵加身却不肯下来,继续做到秦始皇死后,就一命难保。《史记·李斯列传》载:“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此谓死前大悟。刘邦的时候也是一样,有多少功臣上来之后,还愿意功成身退?每个人都要封王,封到最后全部死光。还有明代开国的徐达、常遇春这些名将,替朱家打下大明江山,后来几乎也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不能避免当工具的命运,就一定要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天之道”,是自然界的运作规则,天地万物没有人可以逃脱。“天之道”有什么特点?首先,“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冬天来临,气候变冷;春天到来,百花齐放;不必争,春夏秋冬四季就会依自然法则轮转。因此,功成身退也是一种“不争”的修养。其次,“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自然界的法则就像拉开弓弦一样,根据射箭目标的高低,将持弓的位置调整到合宜。角度过高的就压低,角度过低的就抬高;再看射的目标是远是近,过满就减少一些,不过满就补足一些。所以,功成身退是为了保持整体的平衡与和谐。再次,“天之道,利而不害”,自然的法则是有利万物而不加以损害,让万物不断地运作、活动,成住坏空。“成住坏空”是佛教用语。“成”即完成、出现,“住”即维持一段时间,“坏”是指开始变坏,“空”是不见了。每样东西都是从成到空,就像人的生老病死。人有生老病死,物有成住坏空,季节有春夏秋冬,国家有兴盛衰亡。明白这个原则,我们的处世态度就会谦虚、退让,适可而止,然后功成身退,长保平安,这一切也就是要给别人留有余地。

    5、上善若水

    儒家、道家对水都非常推崇。儒家强调道德,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性是向善的,除了努力行善避恶,没有第二条路。老庄不会教人行善避恶,因为一谈行善避恶就必须接受现成的规范,而这些规范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国学的天空简介 >国学的天空目录 > 五、阅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