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七章 折冲樽俎


    张良还有一层心思,只是没有说出来。同患难未必能共富贵,面对刘邦,他有一种感觉:一旦刘邦坐稳了江山,开国功臣未必会有好结果!但这是一种莫名的知觉,说不出什么理由来,却又让人笃信不疑。这也是让张良犹豫着不肯归附刘邦的原因之一,虽然刘邦的人格魅力像磁铁一样吸引着他。尽管韩王成看上去没有刘邦这样的帝王气魄,但他让人感到安全,没有威胁。

    刘邦忽然问道:“你总说我是‘天授之人’,有什么根据啊?不会又是什么面相大富大贵、头顶有帝王气之类故弄玄虚的话吧?”

    张良笑道:“当然不是,大王既然是天授之人,我哪敢用这种蛊惑山野村夫的话来敷衍大王呢?我熟读无名老人传授的《太公兵法》。这本书总结古往今来的成败得失,教给人们避祸求福、夺取和治理天下的道理。书中的要义是要人们抛弃仁义道德这些没用的东西,‘独任清虚’、以卑弱取胜。掌握了这套‘君人南面之术’,就可以做帝王师。我曾跟不同的人谈起其中的奥义,但能够领悟个中真谛的人却寥寥无几。包括韩王成在内,都是不得要领,只有大王,一听就懂,而且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我说大王是天授之人,正是基于此。传授《太公兵法》的人如果是帝王师,那大王不正是天赋异禀的帝王吗?”

    刘邦感慨地说:“你我都有‘任侠’之风,在江湖中混迹多年,有着相同的人生阅历,所以你我才心有灵犀,不言自明。《太公兵法》这部奇书看来只有我们这样的人才能读懂啊!不管是锦衣玉食的贵族,还是老实本分的良家子弟,都领悟不了书中的真谛,掌握不了这套‘君人南面之术’。在这群雄并起、豪杰角力、权谋取胜、武夫当道的乱世之中,仁义道德有什么用?当年始皇帝夺取天下,靠的也是百万雄师,而非仁义道德。所以,我最看不起那些满口仁义道德、夸夸其谈的迂腐儒生,谦谦君子是夺取不了天下的。像项羽那样一味逞强,凌驾于群雄之上,迟早要被天下人群起而攻之,败亡是早晚的事。大家最终还是要归附到我这个‘忠厚长者’的麾下。当年决定由谁领兵西征的时候,不正是因为项羽残暴,而我是‘忠厚长者’,大家才决定由我来安抚关中百姓的吗?”

    “这就是以‘清虚、卑弱’取胜的道理。仁义道德可以用来号召天下,却不能夺取和治理天下;帝王可以教他人信守仁义道德,臣服和顺从自己,但自己却不能被仁义道德拘束手脚,弃‘君人南面之术’而不用。”

    张良的话音刚落,外面传来一片马嘶人喊的嘈杂声。刘邦和张良不约而同地撩起门帘,探身向外观看。道路两边,一个个浑身披雪的蒙面人腾空而起,向车队扑来。有的挥舞着手中的兵器,有的用手中的弓弩射杀刘邦的卫队。樊哙和夏侯婴等人正在大声呼喊着,指挥卫士们迎战。

    刘邦的脑袋在飞速地旋转着,究竟是什么人要在这个敏感的时候刺杀自己?“是子婴的人吗?子婴不是被曹参抓到了吗?他埋伏在咸阳的人也全军覆没了!难道还有余党?要么是项羽?项羽要杀自己,为什么不等自己到了鸿门再动手?难道是要嫁祸于人?可是虞姬还在自己的手里,以项羽的为人,定然不是不屑于用这种手段来对付自己的。难道还有第三种力量要除掉自己,趁机挑起刘、项两个阵营的争端?”

    还没等他理出个头绪来,外面的形势突变。道路两边的树林里又杀出一支人马来,用弓弩从背后攻击那些冲向刘邦车队的刺客。这些刺客显然没有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完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很快被射杀了一批。稍微犹豫了一下,刺客们纷纷掉转头,与袭击自己的人在雪地上展开了搏杀。

    看到这个局面,刘邦更晕了,不知道这些在暗中保护自己的人是谁派来的。他把目光投向了张良,张良做了一个不明所以的手势。樊哙纵马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鸿门宴简介 >鸿门宴目录 > 第七章 折冲樽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