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一、“缩骨功”洗劫德国专家公寓案
啊,这贼就算能进去,他怎么能从这么小的窗口把电视、地毯、洗衣机都弄出来呢?说完自己给自己一大嘴巴:人家进去了不会开门吗?还用从这儿钻?这是智商问题。

    推测归推测,破案需要的是证据。

    证据在哪儿呢?老侯不慌不忙地在楼下转了半晌,终于转回头来,叫一个见习侦查员:“去,把银粉和笔刷拿来。”

    银粉和笔刷是用来取指纹的,侯队长准备这两样东西,想取哪儿的指纹呢?

    报案以后,已经查过一次屋里的指纹了,那次的结果证明:除了德国专家和来过的友人,侦察员们在屋中只发现了一个男性陌生人的指纹,而且数量很多。

    正是这个陌生人的指纹,使侦察员们的思路趋向于外贼作案,因为这套公寓有谁能进出是很容易把握的,不大可能出现某人进去溜达半宿,留下一大堆指纹,德国专家还不知道的事情——推销蒜臼子的小贩肯定没这个本事。

    侦察员们判断,这个留下指纹的,很可能就是犯罪嫌疑人。

    要搁现在,这个判断就得打个折扣了:第一,现代的贼也都现代化了,都知道指纹这个东西的厉害,入室行窃经常戴乳胶手套。这种行径很给警察们添堵,老侯他们不大容易有运气找到满屋的指纹,可是,又不能因为这个把全中国卖乳胶手套的都抓起来吧;第二,来中国的外国人多了,而且越来越不规矩,天晓得他会带什么人回来,有哪种特别的取向。单单根据留下指纹不是异性一点,不足以认定来的是贼而不是有什么暧昧在里面。这种事儿还不能问,人家一句“隐私,与案件无关”,你就不大好办。

    好在当时的情况还没有现在这样复杂。

    不过这个结论让大家有点儿吃惊:这意味着整个搬家行动可能是一个人干的,能一个人就把人家搬得连酒瓶子都不剩下,这主儿难道是个大力士?

    老侯这次不查屋子里头了,他关心的是贼怎么上的三楼。

    老侯冲见习的小姑娘一指公寓楼外边的排水管:“去,你爬上去,找。”

    采个指纹这类事儿老侯是不干的,那是见习侦察员的事儿。

    官大一级压死人啊。老侯一声令下,人家就得爬上去,大太阳底下一厘米一厘米地查。

    不过别以为老侯轻松,真要有个杀人案,弄出个腐尸解剖之类的事情,老侯跟法医作尸检连口罩都不能戴。这在当时叫革命分工不同,现在叫命苦不能怨社会……

    为这个老侯开玩笑说警察是社会弱势群体,大家认不认的就各有看法了。

    苦心人天不负,小警察上去一通忙活,终于有了结论:排水管上也有指纹,与屋内陌生人的指纹相符!

    嫌疑人有了着落,老侯一笑:这回不用担心白吃人家的红烧肉了。

    在这里发现指纹说明老侯的想法很对路,的确有人曾经顺着排水管爬上去过。

    大家会问:一个月前排水管上的指纹,风吹日晒的,还能保留下来吗?

    这有什么奇怪的,指纹留下的是并不仅仅是压痕,还有脂肪之类的残留物,极端条件下考古学家甚至采集过数千年前的指纹呢。当然也要看载体和环境,比如大楼门把手,每天好几百人进进出出、拉拉扯扯,采指纹基本就没什么意义了。

    老侯破案,一向极重指纹。

    有一个例子。

    某天老侯病休,被一个电话叫到了某饭店:部下碰上麻烦事儿了,请侯队长出面帮着说和说和。

    怎么回事儿?警察还管说和?

    原来当地发生一起盗窃案,某外交官放在一个信封里的若干现金被盗。

    办案的警官根据进出房间的记录,很快有了判断。应该说这位警官的业务水平还是不错的,但此人作风有些简单粗暴,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京城十案简介 >京城十案目录 > 一、“缩骨功”洗劫德国专家公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