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春丕西山谷
这些日子,摄政王迪牧活佛天天来到大昭寺他理事的文殊大殿里,想在第一时间看到有关前线战事的报告。报告却迟迟不来。这说明狂风扫雪一般扫掉洋魔的想法只是他的一厢情愿,作为摄政王,他面对的最大问题仍然是:既能把洋魔赶走,又不把朝廷得罪。赶走洋魔靠打,不得罪朝廷靠什么?靠忠,靠哄,靠送。但是这些年根据惯例他从无直接跟朝廷官员有过联系,凡事都由驻藏大臣中转,现在文硕奔赴边关了,自己何不趁此机会表表心迹,就算将来有什么怪罪,那也不至于看成是犯上作乱和抗旨不遵。于是他亲笔给醇亲王写了封信,极其恭敬地把太后、皇上、醇亲王颂扬了一番,然后申明抗英情由大义,乞请朝廷谅解支持。最后说:“没长大的娃娃丢到坑里了,上不来的时候,还请老佛爷大菩萨大罗汉拉一把。”他让白热管家从丹吉林选了一尊檀香佛、一尊金文殊、一尊玉罗汉,分别送给太后、皇上、醇亲王。赴京使者紧急上路,鞭马而去。
但是摄政王迪牧没有想到,他这样做不仅得不到朝廷的谅解,反而把朝廷的怒火引向了自己,枉费了驻藏大臣文硕为摄政开脱、为西藏遮掩的一片苦心。迪牧当时还不明白,世界的强弱对抗正在发生剧变,殖民主义强势风行的地球上,中国完全处于被宰割的弱势地位。当时的朝廷不是不想抵抗英国人,而是没有能力抵抗。一个苦病羸弱的穷人,面对着一个伟壮凶悍的富人,人家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你只有挨着,打了右脸还得把左脸凑过去。朝廷不仅保护不了西藏,中国的任何一个地方它都保护不了。
朝廷的饬令比任何时候都神速地来到了拉萨:
洋人性情阴鸷,行事深险,贪得无厌之心难以揣测,拒之愈坚,来之愈猛。致使仇怨积深,滋漫而来,伤及地脉地理,为害佛门教法,后患无穷。摄政佛及噶厦上下,谁担此责?至于藏众民怨,剀切开导,不从者,略使以威严。若藏番自作不靖,肇起兵戈,一味好勇斗狠,万一挫败,全藏虚耗,深恐摄政佛有来无去。
摄政王半晌没愣过神来,好像一切灾难不是因为英国人的侵略而是西藏人的抵抗,好像全藏抗英的情绪必不能顺从只能威严镇压,好像朝廷话里话外都在威胁:万一抵抗失败,等待摄政王的将是地位不保、性命难全。太后、皇帝、醇亲王,你们怎么一遇到这件事情就不说人话了?加巴索!
赴京使者带回来的除了饬令,还有一盒御香、一对金盏、一个玉如意。
摄政王是聪明人,一眼就看透了深藏其中的禅机:太后和皇上给摄政佛烧高香啦,赶紧休战;金盏是佛前的供养,还是继续供养吧,佛是以和为贵的,佛之意便是朝廷之意,怎么能燃起凶焰,激化争端,流血成川,积骨为山呢?玉如意是来自朝廷的祝福,朝廷满意,你就吉祥,朝廷坐蜡,你就凶险。
摄政王迪牧这才意识到,西藏战事关系到朝廷兴衰,以往办事靠忠、靠哄、靠送的方法,如今不灵了。他一口接一口吸着冷气,悲叹一声:这是什么道理啊?突然感到手指疼痛,低头一看,才意识到他悲中来气,右手握住左手食指几乎折断。气谁呢?自己吗?是啊,这么多佛就在自己跟前,怎么能舍近求远去问朝廷呢?西藏历来都是向佛问理,佛理即天理。我在佛天之下忘了佛,就该受到惩罚。
他把文殊大殿的门关上,在文殊师利的鎏金铜像前亲自点灯、祈祷、跪拜,再以灯光的闪烁计算数字,然后根据数字翻开了几案上的《别解脱经》,挑出词汇组成了句子。那句子说:已经问过了,就不必再问。
摄政王又陷入沉思:虽然已经问过了,但还是心存疑问的:金巴护法、眦玛护法和奈冬护法的预言是“佛教必胜”,难道还不到胜的时候?乃穷大护法说“一干到底”,什么时候算“到底”?达赖喇嘛早就念了《武经》、放了厉咒,什么时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