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九章 壮志凌云


    弟弟,我没有适合时代的语言来哀悼你的死;

    它是时代向你的要求,简单的,你给了。

    这冷酷简单的壮烈是时代的诗这沉默的光荣是你。

    假使在这不可免的真实上多给了悲哀,我想呼喊,

    那是——你自己也明了——因为你走得太早,太早了,

    弟弟,难为你的勇敢,机械的落伍,你的机会太惨!

    弟弟,我已用这许多不美丽言语算是诗来追悼你,

    要相信我的心多苦,喉咙多哑,

    学开飞机,打日本人

    1941年6月,应蒋介石请求,来到中国的美国司令官亨利在中国进行20天的调查后,给总统罗斯福呈送了一份调查报告,说中国为维护领空权,迫切地需要战斗机和轰炸机。同时亨利还建议,中国的飞行员技术不够充分,应该送往美国接受训练。

    时隔不久,中国政府向世界各地华侨青年招募空军飞行员,远在印尼的华侨彭淮清看到了这个招生通知,通知上规定要有高中文凭才能报名参考,而彭淮清没有文凭,于是他找一个同学借来了文凭去报了名,结果考上了!

    回想起考飞行员的戏剧化过程,彭淮清笑着说:“我同学彭嘉衡比我高一班,功课比我好,他去考了,却没有考上。我想我来试试吧,就借了他的文凭去报名,结果却考上了。”借同学毕业证报考航校的彭淮清,从此改名叫做彭嘉衡,当一名飞行员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和华侨彭嘉衡一样,具有救国热情的还有来自于黄埔军校的小伙子们。经过严格筛选,一个叫做金逸群的年轻人兴奋地入选航校,实现了他儿时的梦想。大概在10岁时,金逸群亲眼目睹了一场空战,在这场战斗中一架中国飞机将三架日本飞机打落。残酷激烈的战争并没有磨损小男孩的斗志,反而让他有了当飞行员的梦想。他说:“小时候,我看见三架飞机的六个红太阳在上面转,心里很气。我想我要是当了飞行员,飞好了,就亲自把它们打下去。”

    满怀壮志的并不是只有彭嘉衡和金逸群。那一年,有近1000人满腔热血,一呼百应,纷纷报名投考中央航空学校。王延洲当时也报考了航校,他说:“虽然飞行员不是一般人能干的,但不妨试一试,将来有出息了去驾驶飞机,打日本人那不更好。”延洲和他的朋友一共考上三个,但后来其他两个都被淘汰了。飞行员张义声回忆说:“当时的考试很严格,学生只有可以单独飞行,才能交给飞行考试官,当时的飞行考试官是美国的飞行教官。”

    彭嘉衡说:“进航校的时候,我们那一批是108个,所以我们当时自称‘梁山好汉’。”

    1942年深秋,飞行员彭嘉衡和队友们第一次坐上了飞机,他们将被送往美国。由于日军已经占领了西太平洋沿岸和东南亚,第一批赴美学员不得不从昆明飞往印度,再乘船绕过好望角,接着横渡大西洋,在纽约港登陆。

    走出国门,彭嘉衡和队友们第一次看到中国以外的世界,那是另一番繁华的景象。彭嘉衡说:“我们刚刚从很落后的地方出来,看什么都觉得新鲜。他们吃饭要奏乐,食物是推着来的,都是很大的场面。”金逸群也笑着说:“他们晚上跳舞,我们看,像看西洋景一样,从来没见过,都是乡下人嘛。”在好望角,游船靠岸检修一周,闲暇之余,中国飞行员们去了电影院,但是在电影开映前,他们听到的只是白人盟军的国歌。这令中国飞行员们想不通,金逸群说:“中国也是同盟国家,也参加了世界大战,遭受了这么多苦难,中国的国歌,为什么不唱?”

    即使是理发这样的小事情,中国飞行员们也遭到了南非人的歧视。彭嘉衡说:“南非人对中国人很歧视,他们不肯给中国人理发。”告别故土、漂洋过海的飞行员们,在历经半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的抗战1简介 >我的抗战1目录 > 第九章 壮志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