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闻执政的新趋势
办报生涯中最得意的时期。《新民丛报》的销路很广,仅国内的销售范围就达49个县市、97处之多,发行量最高达1400份,且每册一出版,内地就有人一再翻印。清政府虽然严禁,读者仍是争相传阅。有人估计,大概每册要经过20人的阅读。
中国目前正处在社会矛盾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关键时期。针对这一情况,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构建和谐社会不是回避“矛盾”和“冲突”,而是在承认多元利益存在的基础上为不同利益的表达、妥协、综合提供制度性的公共博弈平台和沟通渠道,从而使各方利益在谈判和妥协中达到均衡,实现和谐。而媒体天然具备构建“政治交流结构”和“利益表达机制”的功能,具备充当社会利益博弈的公共平台的能力。构建和谐社会,就要确保大众媒介的这种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在我国,各级领导干部是肩负着特殊职责的“掌舵者”,他们应具备良好的新闻执政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认识媒体,了解新闻传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业务。领导干部应了解媒体的性质、类型、功能等一系列总体特征,以及媒体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的基本关系;了解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不同类型媒体各自的运作过程、传播效果,以便根据需要分别加以运用。此外,还应了解新闻传播学的一般原理,包括对传播过程和各个环节——信源、传播者、信道、受众、效果、反馈的认识,对受众选择性注意、理解、记忆,以及形成、改变各种思想观点和行为的了解,对新闻传播的社会控制的了解等。
第二,能熟练运用新闻报道进行党和政府日常议程设置,进行公共危机管理和做好重大事件正面宣传,从而强化执政公信力和合法性。首先,领导干部要学会积极主动向媒体提供信息,将党和政府力图要传达的信息,通过媒体设置的议程,转化为群众关注的议程。其次,要加强公共危机管理,也就是当发生了对党和政府的形象产生负面影响、损害社会安定团结的破坏性事件时,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如何通过媒体尽快安定人心,将损失降到最少。再次,要掌握有效进行正面宣传的技巧,学会有机地融宣传于鲜活的新闻中。
第三,学会对媒体进行正确和有效的管理和服务,既能使媒体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又能将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限制在最小范围内,从而促进媒体健康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不断走向深入,对媒体单一的行政管理手段容易导致“人治”,己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管理的需求。因此,探索更多地依靠法律、经济、社会的手段,使媒体管理走上法治化、规范化的轨道已是大势所趋。党对媒体的管理,主要应是政治上、组织上和思想上的管理,主要着眼于宏观管理,如准入制度、体制改革、行业秩序等方面,不宜过多地直接干预具体的新闻业务。要尊重和支持媒体依照将宣传规律和新闻规律有机结合起来的原则,独立开展采编播的业务;要支持新闻改革,倡导在相关法律法规内的新闻自由,支持媒体开展正常的舆论监督。除了管理,领导干部还应树立为媒体服务的意识,为媒体发展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创造一个公平、开放、有序、健康、充满活力的媒体生态环境。
第四,能够对媒体信息进行批判性解读,从中发现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运用于自身的执政工作。媒体的报道是传媒按其自身的标准,对外界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编排后的产物,渗透着媒体自身的价值理念。因此,一些媒体的报道在貌似“客观、公正”的外表下往往潜藏着各种利益集团的诉求。这就需要领导干部依据自己的综合素质,对媒体信息进行解剖式的解读,透过现象看本质,经过独立思考后得出自己的结论,既不能搞“虚无主义”,认为媒体信息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