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三十、 一个检察官的自白
    1950年7月15日,我们这970名日本战犯从苏联的哈巴罗夫斯克战俘收容所出发,经过古罗泰可夫,7月17日傍晚到达中国东部边境城市绥芬河。

    自朝鲜战争爆发以后,不知为什么,我们心里总感到很紧张。在广阔的俄国境内,我们曾先后转移到好几个收容所。

    最近几天,又被装进货车车厢,在士兵的押送下,晃晃悠悠地来到了中苏边境,一到绥芬河,我们就从货车及苏联士兵的手中移交中国。现在看到的绥芬河的山岭和原野,还是老样子。这里是我居住过的已经阔别了5年的第二故乡。面对着这里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使我顿时产生了一种亲切感。

    列车途经牡丹江、哈尔滨、奉天(即今沈阳——编者),最后到达抚顺。过去铁路沿线因战争造成的荒凉景像,现在还没有完全消失,这又引起了我对残酷战争的追忆。

    然而,通过在铁路两旁田地里劳动的中国人民的新面貌,可以看出他们因解放而产生的喜悦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路上伙食很好,不但有我们爱吃的白面包,还有煮鸡蛋。

    担负着警戒任务的士兵们对我们很亲切。这一切都使我们感到很愉快。

    到达抚顺以后,见到的是一种同苏联的战俘收容所完全不同的、想像不到的监狱生活在等待着我们。

    这里,过去曾是日本帝国主义者用来监禁中国人的监狱。据说,过去的典狱长大村,现在就在我们中间,这真是具有讽刺意味的话题呀!

    中国,是把我们作为战犯来进行惩罚呢,还是不久就把我们送回日本呢?我们中间,嘁嘁喳喳地发出各种议论,对前途充满着恐惧和不安,心情是非常复杂的。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给了我们新被褥、新衣服,衬衫、皮鞋、防寒帽子也都是新的。

    我们已经几年没见到没用过的牙刷,现在也有了。每顿都是大米饭,让我们吃得饱饱的。这一切,使得我们变得喜悦乐观起来。无论是准,都感到被引渡回中国是件幸事。窗外常常有飞机飞过,因为朝鲜战争正在激烈进行着。

    10月21日,我们又全体离开抚顺,乘车来到哈尔滨。把去向事先告诉我们,这也使我们感到很新奇。据说,朝鲜战争的危险已经威胁到我们的安全,因此,中国政府经过考虑,采取了这一措施。

    当时,我们心里只相信美帝国主义的绝对优势,担心战火会烧遍全东北。我们不相信中国管理所工作人员“中朝必胜”的说法,甚至认为,说不定还要把我们重新送回苏联呢!我们就是怀着这种矛盾复杂的心情北上的。后来的事实给我们上了一课。我们一行,按照预定的计划,在哈尔滨下了车。

    哈尔滨!哈尔滨的中国大街就相当于东京的银座。它是一条贯穿哈尔滨商业中心道里区、并一直通到松花江边的大街。街道是用石块砌成的,上面咯噔咯噔地跑着俄国式的马车,还行驶着公共汽车和俄国人驾驶的出租汽车。马路两旁,有“模范大旅社”、“秋林洋行”、“松浦洋行”、“帕莱毛皮商店”、“马鲁斯咖啡馆”、“佐罗泰·洛古大饭店”、“伊比利亚·高加索大菜馆”、“阿塞拜疆·俄罗斯点心店”等。

    中国大街的尽头距离松花江岸大约300百米。同中国大街成直角交叉的警察街与商务街之间有一条小胡同,胡同口有一根四角木桩,上面写着“哈尔滨刑务所道里分所”。走进胡同五、六步,是一栋长长的二层楼砖房住宅。

    从这儿走过去,向左一拐就是道里监狱的大门。监狱四周,修着很高的红砖墙。一面正临商务街,另一面离警察街大约100米,还有一面同中国大街只隔着一栋住宅。那栋住宅,正好把城市里住宅拥挤不堪的场面挡住了。在这座监狱的狭窄牢房里,已经挤满了900多名囚犯。除了几十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历史的见证·日军忏悔录简介 >历史的见证·日军忏悔录目录 > 三十、 一个检察官的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