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二、不拿消费者当试验品
格力空调的设计标准则在常年最高温度52℃的高温气候环境下也能正常使用。新疆吐鲁番地区以天气炎热著称,国内一些厂家的空调送过去根本无法工作,机器烫得可以摊煎饼。格力电器销售人员成竹在胸,将专门出口沙特阿拉伯的沙漠空调送过去,很快占领了整个吐鲁番市常格力空调在这些市场上的优异表现,都是源于公司对于产品的高标准设计和严格的检验测试。当大家都把格力成功的原因归结为独特的“格力销售模式”时,董明珠却清醒地意识到,格力产品的质量才是其制胜的关键。通常来说,一个企业内部总会有众多的部门,站在局部的利益考虑,每个部门都是必不可少的,也正是这个原因,很多人总是在哪个部门更重要上持有不同的观点。以销售部和质量部为例,最常见的争论就是销售部认为没有自己对市场的开拓,产品质量再好也卖不出去,而质量部则认为没有过硬的产品质量,销售能力再强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两种认识都没有错误,但却不全面。销售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卖掉一堆破烂;质量再好,没有强有力的销售,也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脱颖而出。从全局来看,这两个“拳头”有一个不够硬,就会影响企业的发展。这样看来,习惯于从全局思考问题的董明珠重视产品质量,也就不足为怪了。鲜为人知的是,在如何提高产品的质量上,格力走过了一条相当艰难的“长征之路”。

    1991年,格力电器刚刚成立的时候,已经是空调行业的“迟到者”。当时,格力一条破旧的窗机生产线年产量不过2万台,而竞争对手却已经达到几十万台甚至上百万台的规模。格力当时连工资都快发不出来,数次登门拜访银行,不是被断然拒绝就是吃闭门羹。但格力人没有气馁。格力的设计员日以继夜地边设计边出图,困了趴在桌上打个盹,饿了吃方便面;为了赶进度,二楼还在施工,一楼就已经投产,砂浆、水泥块随时从空中而落……

    上世纪90年代初的空调市场还是卖方市场,产品还没下线,已经有大批订单等着,无论质量好坏统统被搬上货车销往全国各地。创立之初的格力还处在模仿制造初期,在质量上也遇到过令人尴尬的场面。当时,有些刚安装的格力窗机竟然无法启动,一检查,原来是运输过程中空调的铜管被震断了。从1995年开始,格力开始了全面的质量整顿。设立零部件筛选分厂,进厂的每一个零配件,都要经过各种检测,合格后方能上生产线;制订“总经理12条禁令”(现已延伸为“总裁14条禁令”),对生产过程中最容易发生问题的操作做了不近人情的规定,任何员工只要违反其中的一条,一律予以辞退或开除……

    一系列“心狠手辣”的措施,稳步提升了格力空调的质量。很多人都知道张瑞敏用铁锤砸冰箱的故事,但可能并不知道格力也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为了严把产品质量,格力下设的技术部、质检部、企管办、总装分厂联合向公司实行空调器质量承包。当时的朱江洪总经理让人在总装分厂厂部放了一个大铁锤,只要有产品质量不达标,就由这四个分部的负责人当众用这把大铁锤砸烂,并对有关负责人进行处罚。若是质量达标了,就重奖。当有人把格力空调的竞争力归结为销售模式或者售后服务时,董明珠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她认为格力产品的竞争力是“产品力”。事实上,董明珠的认识要更高、更远、更让人敬佩。她曾经在面对记者的提问时说:“我的目标很清晰,作为格力品牌,不属于我个人,也不属于珠海市,我认为是属于中国人,我把它看成是中国人的品牌,打造成世界品牌,我们的奋斗目标离我们所达到的目标还有距离。从技术上提高还要从市场占有率上提高。”如果别人主导了这个行业,你唯一可行的策略就是缩小你的经营范围,在某个子行业中抢占自己的一席之地。在中央电视台的栏目中,董明珠说:“要成为一个世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解密中国女CEO·董明珠简介 >解密中国女CEO·董明珠目录 > 二、不拿消费者当试验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