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扑朔迷离”的上市
场上顺利进军,上市是最佳的选择。

    要国际化就要上市

    华为迈向国际化的过程中,进军发展中国家相对比较顺利,凭借价格优势就能轻松切入市场。发达国家则不同,欧洲市场比较容易一些,北美市场则步履维艰。

    华为的跨国版图不小,但也存在隐忧。在许多国家的公开招标中,华为都是以价格优势夺得订单。但现在一些欧美设备商也能提供更优厚的报价,华为的生存空间被挤压了。

    在海外建立品牌非常艰辛,尽管在竞争对手看来,华为已足够强大,但在运营商眼里还是怀疑这家来自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因为它是唯一一家不上市的企业。

    电信行业是高投入的行业,尤其需要大量的研发经费,这使得它们对资本都有相当的“渴求”。华为要国际化,实现世界级企业的梦想,更需要获得资本市场的支持,通过海外上市,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提高知名度,提升华为的国际品牌影响力,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全球通信设备制造商的竞争除了品牌、技术、质量、价格、服务竞争外,还包括融资条件的竞争。虽然华为的国际市场销售额处于上升阶段,但居高不下的营销费用,使得其净利润非常低,海外业务整体仍然处于亏损状态。尽管华为没有透露确切的数字,但很明显承受着资本的压力。

    随着国内竞争白炽化,海外市场对华为日益重要。2006年,华为海外市场收入占总收入份额的65%。在国际化之旅上,华为频频遭遇“友商”明枪暗箭。面对思科、诺基亚、摩托罗拉、西门子、爱立信等清一色的国际一流企业的竞争,华为也需要上市的品牌与资金支持。

    华为强攻海外市场,凭借其一流的技术,不惜以超低价位四处出击。华为要想摆脱恶性竞争导致的超低利润,必须从价格战中跳出来,重塑自身的国际形象。

    想尽快树立起自己的品牌,收购国际知名品牌是一条捷径。考虑到华为在未来可能的一系列收购,只有上市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只有解决了资本的压力,摆脱了现金流的束缚,华为在今后的国际市场上才会有更大的升值空间。

    华为走到今天,在某种程度上说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限,要想有所突破,就必须打破现有的束缚,打破神秘走向公开和透明,海外上市则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必经之途,也是华为超越极限的动力所在。

    “一波三折”的上市历程

    任正非说:“我们不是不上市,而是在找一个合适的时机。现在的工作是先把内部的管理搞好,保持财务状况稳健,这对公司发展有利。”华为现在的负债率约为50%,处于安全的水平。

    如今任正非的耳顺之年已经来到,他多病缠身,合适的接班人也一直寻觅不到,为了实现世界级企业的梦想,实现“从心所欲不逾矩”,个人不能保证永远不犯错误,通过公开化少犯错误。任正非曾多次说:“华为上市的那天,就是我退休的那天。”

    近年来,华为有一些上市的迹象。据原华为高层说,2000年华为专门成立了一个专事资本运作的小组,按照当时的计划,华为是想先剥离部分资产,引入外资成立合资公司。但是这一直悬着。

    2002年以来,华为一直在筹划上市,与华为联系的投行(大多数来自海外)前后不下十家,包括JP摩根、美林、摩根斯坦利等著名投行,据这些投行看来,华为上市有很大难度。

    2002年下半年,国内一些媒体转发了由海外媒体首先发布的独家报道:华为正在积极筹备海外上市。甚至一家香港报纸引外电报道说,华为正在部署香港上市,摩根斯坦利已经进驻华为总部,准备协助华为在2003年年底上市。

    但是2002年11月23日,由美国、香港、澳门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组成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华为教父任正非简介 >华为教父任正非目录 > “扑朔迷离”的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