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杨靖宇,不朽的人民英雄
冰甲,很难打弯,也不知有多沉,迈步都吃力。鞋子也都跑烂了,只好割下几根柔软的榆树条子,从头拧到尾儿,当作绳子把鞋绑在脚上。衣服,全叫树枝扯烂了,开着花,白天黑夜都挂着厚厚的霜,浑身上下全是白的,全是凉的。”
“这时候,多么需要火啊!生起一堆火,好好地烤一烤,把冻成冰的衣服烤化、烤干,把冷冰冰的身子烤暖。特别是夜里,气温降到摄氏零下40多度,冻得大树喀吧喀吧直响,粗大的树干冻裂了缝儿,人又怎能受得了啊!可是一生火,火光照出老远,青烟飘上林梢,敌人就会像一群绿头苍蝇一样扑上来。我们只得不停地在雪地上蹦高,生怕坐下来再也起不来。”
“更难的是没有吃的,不要说粮食啊,连草也埋在二三尺深的积雪里,没法找,没法挖,我们只好吃那难咽的树皮。先把老皮刮掉,把那层泛绿的嫩皮一片片削下来,放在嘴里嚼啊嚼啊,就是咽不下去。勉强吃下去了,肚子也不好受……”
杨靖宇鼓励大家:“革命就像一堆火,看起来很小,可燃烧起来能烧红了天,照亮黑夜。革命,不管遇多大困难总会胜利的!”
1940年1月上旬,杨靖宇将军的司令部只有200多人留在濛江、辉南一带活动,部队还在减员,处境日益恶化,找不到粮食,草根又冻在地里,只能用刀剥一点树皮,不能生火取暖,冻伤也相当严重,部队每天被敌人追赶着在齐腰深的雪地里穿梭。“为了革命,我们要坚持到底”。这是将军在最艰难的岁月里鼓励战士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有人劝将军向苏联撤退,他坚定地说,“我决不离开南满,有抗联这面大旗,日军就不敢轻举妄动”。日伪档案有这样的记载:“2月15日,杨靖宇身边只剩8人了,但抵抗意志仍未松懈。2月15日,程斌、崔胄峰率600讨伐队追来,对其进行猛烈攻击,出现了崔大队长、伊藤警尉等许多牺牲者。”
1940年2月,杨靖宇牺牲前夕,他和战士们同吃着一碗用雪水熬煮的糊糊,十分沉静地对警卫员说:“就是我们这些人都牺牲了,还会有人继承我们的事业,革命总是会成功的。”
1940年2月23日下午,敌人在濛江县保安村三道崴子包围了杨靖宇。在日本侵略者留下的战场实录中有这样的记载:“‘讨伐队’已经向他(杨靖宇)逼近到一百米、五十米,完全包围了他。‘讨伐队’劝他投降。可是,他连答应的神色都没有,依然不停地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交战20分钟,有一弹命中其左腕,啪嗒一声,他的手枪落在地上。但是,他继续用右手的手枪应战。因此,‘讨伐队’认为生擒困难,遂猛烈向他开火。”下午4时30分,杨靖宇被敌弹射中胸膛,壮烈殉国,年仅35岁。
杀害杨靖宇的凶手、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充满困惑:杨靖宇究竟是靠什么在断粮半个多月且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严寒下坚持战斗这么长时间?他怀着敬畏的心情,用军刀划开了杨靖宇的胃,里面只见到树皮和棉絮。这个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刽子手“默默无语,一天之内,苍老了许多”。岸谷隆一郎的残生一直受着良知的折磨,他最后毒死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女,剖腹自杀。在遗嘱中,岸谷隆一郎写道:“天皇陛下发动这次侵华战争或许是不合适的。中国拥有像杨靖宇这样的铁血军人,一定不会亡国。”
即使在最艰难的时期,抗联仍然得到人民的支持,正像当时一首民谣所写的那样:“有水就有鱼,鱼水不分离,百姓和抗联,永远在一起。”在日伪统治最黑暗的时期里,人民群众仍然舍生忘死,为抗日联军送粮食、送情报,并参军参战。在长白山天池瀑布下有一颗老松树上刻着这样一句话,至今依稀可辨认:“抗联从此过,儿孙不断头。”这是百姓刻下的,它告诉当年的人们,抗联是救人民脱离苦难的队伍,作为遗迹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