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声东击西偷玉米 千里有缘遇明师
这儿,忙用刚接住的那支箭将这三支箭拨落,之后,一甩手将手中那支箭朝刚才射箭的方向打了出去。
贵族子弟还没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就听到“当”的一声——那支刚刚由他射出去的箭深深的钉在了他身边的几案上,箭尾还不停的颤动着。看着这支飞回来的箭,那贵族子弟吓得差点尿了裤子,全没有了往日那股威风劲。半晌才叫出声来:“来人!去把那小子给我抓来!”一大群鹰犬听到命令“呼啦”一声拥出了府门要捉拿西门路。可到了大道上却没有找到人——原来西门路把箭甩回去后,没敢耽误,就在贵族子弟愣神的这会儿工夫,已经施展轻功离开了那里。
那个贵族子弟得知没有抓住那人,大发雷霆,赏了奴才们每人两个大嘴巴子。后来有人告诉他说,在这一带有那么好的功夫的一定是“追风快剑”西门路。这下可坏了——他跑到他父亲和叔叔那里添油加醋的一说,你们当即就给他调了一百名门客,让他领着,去报那“一箭之仇”。
西门路毫无防备,见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人,挥刀舞剑的,还口口声声地说要报仇,知道讲道理也没有用,只好拔出剑来仓促应战。虽然他的武艺超群,但也不可能对付得了这么多人,更何况他还要保护不懂武功的妻子和当时只有三岁的儿子。结果,妻子惨死,他自己抱着西门虎拼死杀开了一条血路,跳进了滚滚长江,才得以逃生。爬上岸后,他也想到要为妻子报仇,可看着还不懂事的儿子,只好强压下心中的悲愤,带着西门虎离开了越国,沿着水路,辗转来到了卫国,在左氏镇上安下了家。
到左氏的头几年,西门路领着儿子深居简出,很少和外人接触。他每天除了进山里打猎以维持两人的生计外,就是在家中传授儿子武功。后来西门虎渐渐的长大了,家里关不住了,总是闹着要到外面去玩儿,西门路拗不过儿子,又见这几年仇家没有找到这里来,对儿子管得也就不那么严了——这才有了“树下夺‘军旗’”的那一幕。对吴起,西门路是因为左大叔丢玉米的事才知道他的。西门路听说了吴起这一“罪行”后,深为这样一个小孩子竟然有这般奇智感到惊讶——吴起这娃娃的这招正是兵法中的“声东击西”一计啊!待今天亲眼见到吴起后,更觉得这孩子天资不错,便动了收吴起为徒的念头,所以当他听到吴起说想跟他学武功时,就非常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吴起从第二天起,每天一大早就到西门路那里去学武功,到时间再去私塾上学,等下午一放学又马上跑到西门路那里去了——那积极性甚至超过了吃烤玉米。而西门路也是尽心竭力地教。
就这么着,一个爱学,一个愿教,十几年下来,吴起已经学成了一身精湛的武功,而且和自己当年的“强敌”西门虎成了一对拆不散的好朋友!这两个年青人,平常不是在吴起家的后院里切磋武功,就是到街市上的酒店中一起饮酒。酒店的主人对他们两个非常欢迎——有这二位往这一坐,那些闲汉、无赖们绝不敢来店里捣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