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死灰复燃
来为大丧的事夜以继日呕心沥血?是谁……”
别是谁是谁的了,大家全都明白了,最合适的大司马就是王莽王巨君!
大家全举双手赞成孔光的意见,只有两个人投了反对票:前将军何武、后将军公孙禄。
何武阴阳怪气叫着:
“王巨君倒是不错,可是我不推举他!诸位,别忘了,王巨君是孝成皇帝的外戚!孝惠孝昭两位先帝年少登位,外戚吕氏霍氏上官氏掌握朝廷重权,闹出多大的乱子,诸位难道不记得了吗?不能再用外戚了!为国家计,我推举后将军公孙禄!”
公孙禄跟这位老兄一唱一和:
“我同意何君公的意见,不过,我是不行,我推举前将军何武何君公!”
反对推举王莽的只有这两票,差了点儿意思,没能左右局势。
太皇太后择日不如撞日,当场拍板,把大司马的印缓绶给了王莽。
王莽抚摸着阔别七年的大司马印绶,心中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朝廷重托、太后隆宠,让王莽如何回报?臣这也是受命于危难之秋,敢不肝脑涂地以报国恩?”
大司马人选顺利解决,王政君长出了一口气:
“这我就算放心了!巨君,你可要对得起大汉江山!”
“您放心就是!我王莽如有二心,天地鬼神共诛之,让我刀剑加身、不得好死!”
王莽这时并不是没有想到,在接过大司马印绶的同时,他也接过了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此刻他的心里,既有官复原职的欣喜之情,又有百废待兴的纷杂之绪,但他已经没有了退路,所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豁出这百十来斤,他也要干出一番名堂来!
大权在握的王大司马,立刻召集公卿开会,商议遴选新皇的头等大事。
哀帝没有后代,而他所继承的成帝也是一个没儿没女的绝户皇上,所以新皇人选自然要再往上追溯,从元帝的那些庶子庶孙里面去寻觅。
元帝一共生了三个儿子,老大就是王政君生的成帝刘骜,老二是傅仙音生的定陶恭王刘康,老三是冯媛生的中山孝王刘兴。这三个儿子这阵儿已全部归了西,而且,只有中山孝王刘兴留了一条根,就是那位有“眚病”的中山小王刘衎,算起来,刘衙也是哀帝硕果仅存的堂兄弟,按照“子承父业、兄终弟及”的封建宗法,他应该是最有资格接替哀帝的人选了。
事情似乎很简单了,把中山王刘衎迎进京来,继承大统,不就全完了嘛!
可是偏偏有人横生枝节:
“列位大人!你们提议迎立中山王,到底有什么充分的理由?”
王莽定睛一看,这位发难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六叔,红阳侯王立。
本来议立新皇没王立什么事,他不在三公九卿之位,可由于他是太皇太后的亲兄弟,已故孝成皇帝的亲舅舅,如果按哀帝是成帝的过继儿子这条线儿上论,他也是衷帝的舅爷了。所以,这次会议也请了他来列席旁听。
王莽见六叔站出来质疑,起先还没当回事儿:
“理由很清楚,中山王是大行皇帝的堂弟,兄终弟及,还用王莽跟您老人家多解释吗?”
王立嘿嘿冷笑:
“兄终弟及不错,可我这糟老头子有一事不明,想在大司马台前领教一二。”
这碴儿听着怎么不大对呀?王莽不禁绷紧了弦:
“红阳侯言重了,您是三朝老臣,汉室勋戚,又是莽的长辈,有什么教诲但讲不妨,何言领教二字?您那么客气干什么!”
“大司马,您召集大家伙儿到这儿来,不知是为幸哀皇帝立嗣呢,还是为孝成皇帝立嗣?”
王莽还没开口,大司徒孔光搭碴儿了:
“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