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两个事件与手抄旧体诗的流行
    在“文化大革命”中,人民群众广泛流传的旧体诗词往往伴随某一政治事件或某一运动而产生,它被冠以上层领导人的名字,凭借“小道消息”而流传。这就使得这部分旧体诗词像是政治事件的寄生物。这是因为“文革”时代的特殊环境使然。

    在1967年,全国掀起对毛泽东崇拜的热潮。这时,在红卫兵中广泛流传着一首所谓林彪所写的《沁园春》。此诗实为山东大学教授高亨在“文革”前所写,并曾发表于山东大学学报《文史哲》上。这首词因为被冠以林副统帅的名字,在全国范围扩散开来。并出现在大字报、传单和红卫兵小报上。

    沁园春·读毛主席诗词

    高亨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

    眼底五洲风雨,笔下有雷声。

    唤起蜇龙飞舞,扑灭魔炎魅火,挥剑斩长鲸。

    春满人间世,日照火旗红。

    抒慷慨,写鏖战,记长征。

    天章云锦,织出革命之豪情。

    细检诗坛李杜,词翻苏辛佳作,未有此音宏。

    携卷登山唱,流韵壮东风。

    在“文革”后期,曾两次大规模流传旧体诗。这两次全国范围流传的旧体诗词,是在1971年底和1972年初。一次是围绕九一三事件,流传的政治诗;另一次是在陈毅同志逝世后,全国广泛流传《陈毅诗抄》时,伴随的批挽诗悼词。这两批旧体诗的产生及流传,都有其深厚的政治背景。

    1.九一三事件与手抄旧体诗

    1971年九一三事件爆发后,在全国开展了“批林整风”运动,中央专案组在同年12月1日下发了《粉碎林陈反党集团反革命政变的斗争》材料之一,下发基层传达给群众学习讨论,在此之后,又陆续下发了材料之二、之三。与此同时,各种小道消息不胫而走。一批反映九一三事件的旧体诗词也在此时,通过小道消息渠道隐秘地在全国各地流传开来,其内容主要环绕九一三事件。

    在此期间,流传有叶剑英所写的三首诗,现转录其一:

    铁鸟南飞叛未成,庐山修古显威灵。

    仓惶逃窜埋沙碛,地下应愧汉李陵。

    这首诗因辗转传抄,形成有多种不同版本。如第二句,有人传为“庐山终在显威灵”;第四句,有人传为“地下愧有汉长陵”。

    当时流传的还有赵朴初的散曲:《反听曲》、《反听曲之二》

    听话听反话,

    一点也不差。

    “高举红旗”

    却早是黑幡一片从天挂

    “共产主义”

    原来是子孙万世家天下。

    大呼“共诛共讨”的顶呱呱,

    谁知道,首逆元凶就是他!

    到头来,

    落得个仓皇逃命,

    落得个折戟沉沙,

    这件事儿可不假,

    这光头跟着那光头去也!

    这才是,

    代价最小、最小、最小,

    收获最大、最大、最大,

    是吗?!——

    《听反曲之二》

    伴随这些诗词的,还有一些原唐、宋诗词。当时风传,陈毅赠毛主席一首白居易诗。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假有谁知。

    同时流传的还有叶剑英赠毛主席的一首杜牧诗: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在此同时,还传出毛泽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1966-1976的地下文学简介 >1966-1976的地下文学目录 > 两个事件与手抄旧体诗的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