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对贺苏杭不能掉以轻心啊。”马野说。
吴世祖放下电话,“等好”二字让他兴奋不已,两眼一眯,摇头晃脑地唱起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唱段。
“什么事这样开心啊?”荣毅的话音未落,人已到了跟前。
“噢,荣台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吴世祖说着做了一个古时候大臣见皇帝时的动作。
“你小子别逗了。我仔细研究了《黄金时间》和《百态人生》两个栏目,从选题定位到节目风格可以说各有千秋,都称得上大河电视台自制节目水平的标志性作品。从收视群体来看,你们社教中心的《百态人生》更具有收视人群的对象性,家庭主妇,下岗职工居多,而新闻中心的《黄金时间》则是以机关干部、白领阶层和大学生为主要收视人群。这就提出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是否以收视对象的相对性,来重新确定栏目的选题,从而把栏目办得更有针对性呢。”荣毅皱着眉头说。
“不见得吧,电视的大众化决定了收视群体的多元化,所以,不能将本以大众收视为对象的栏目有意地局限化,否则必然导致收视群体的萎缩,收视率含金量的减弱。”吴世祖说。
“好啊,没想到在这个问题上你能和苏杭的观点惊人的一致,说明你们两个都在用心办节目,而且业务水平旗鼓相当。难怪再怎么改革,大河电视台的新闻中心和社教中心始终是两面旗帜,两个中心的栏目都是样板栏目,正因为我们有两位很棒的中心主任挂帅啊。”荣毅赞叹的口吻说。
“我这个人没有别的能耐,就是对搞电视情有独钟,能受到荣台的赏识很高兴。”吴世祖客客气气地给荣毅泡了一杯茶。
“大河市的广电改革很快就要来大动作了,有线无线合并,电视资源整合,从业人员重新调配,班子重新组建,看来电视事业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就要来临了。”荣毅的语气却不轻松。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既然广电资源要整合,就一定有要整合的道理,荣台为什么忧心忡忡的呢?”吴世祖关切地问。
“既然这次广电改革的步伐要加快,很可能不久的将来现有的大河电视台就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个全新面貌、全新机制、全新模式的现代化电视媒体。”荣毅将悠然的神情收了回来,意味深长地说:“到那个时候,也就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了。我的年纪大了,也该喘口气歇一歇了吧。”
“荣台太多虑了,您虽是老电视,却有新观念,无论怎么改革,也不可能让您喘息的,必然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大河市的电视事业不能没有您这位掌舵人的。”吴世祖说。
“革命自有后来人嘛,这是客观发展的规律。只是你和苏杭的任职问题一天不落实,我这心里一天不踏实。问题难就难在组织上要在你们二人中取其一,手心手背都是肉啊,要我说,何不等到时机成熟时,把你们两个都提起来啊。但眼下是不现实的。”荣毅说。
吴世祖深知荣毅在市里的影响,可以说是德高望重,也深知荣毅的话的分量,获取荣毅的信任,就等于在奔向成功的路上走了一多半。既然组织上很可能只任用他吴世祖或贺苏杭中的一个,就不能让荣毅对贺苏杭太高看了。只有荣毅对贺苏杭不那么信任,才能显示出对他吴世祖的信任。吴世祖在心里盘算着。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是不变的定律。谁不想进步啊,你和苏杭都很年轻,正是事业上如日中天的金色年华,我真希望你们俩都能进步。只是将来有线无线两个台的班子合并之后,干部指数远远超标,能不能再增加新生力量,就很难讲了。不过上边明确说过,无论班子怎么调整,原定的后备干部还会继续考虑的。”荣毅的底气不足,说出话来轻飘飘。
“没关系,天生我才必有用。当不当官照样能干事业,我对自己非常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