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代序 推进和深化对陕甘边根据地的研究
那样的战略形势之下,有这样一块根据地是非常宝贵的。所以,各路红军尤其是中央红军到达了这里,在这里休养生息、整合力量、编制队伍,为新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某种程度上,由于找到了这样一个落脚点,我们的革命力量走出了最低谷。由于反“围剿”的失败,革命从盛转衰;但是有了这个落脚点之后,就进一步开始了以遵义会议为标志的由衰向盛的进程。

    第三,陕甘边根据地作为八路军挺进抗日的出发点,为推动实现国共合作,实施抗日武装的战略展开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就是出发点的问题。到达陕北,还不是党和革命队伍的最终目的。到了陕北,到了陕甘宁,我们整合力量,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承担起抗日救国的使命,进一步扩大我们的力量,包括我们的根据地。所以,从这样一个落脚点出发,进一步向东、向南,向其他地方实施战略展开。对此,陕甘边根据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地。当时的八路军经过整编之后,纷纷开赴抗日前线,创建了更多的新的根据地。这里还需要提到一个国共合作问题。面对国家危亡的紧迫形势,全体中华儿女都应该团结起来,实行坚决的抗战。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如何实现国共的第二次合作,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或者说任务。而当时国共两方的军队,首先在陕甘边、陕甘宁地区进行了沟通,开始了某种程度的合作,从而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发生和和平解决。所以,在推进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方面,陕甘边根据地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第四,陕甘边根据地作为重要的后方保障基地,为发展边区经济、支援抗日前线、度过根据地的困难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研究历史往往比较侧重于政治斗争的变化、军事斗争的发展,但有时候会忽略经济、忽略后方的建设及其地位与作用。但如果我们全面地认识一个地区一个根据地的作用,就不能不注意到,当时整个陕甘宁地区,包括陕甘边、陕北等地区,为我们的革命和抗日力量提供了强大的后方支持,包括经济上的支持。根据地开展大规模的生产运动,大力发展经济。边区人民用各种方式支援前线,特别是省出自己的粮食保证军队的供给。当时的陕甘边地区包括庆阳地区虽然也有自己的困难但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是为整个陕甘宁地区的发展、对我们抗日军队的后勤保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点是需要注意的。

    第五,在陕甘边和陕北根据地基础上形成的陕甘宁边区,作为党中央13年的驻在地,为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陕甘边和陕北根据地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形成了整个陕甘宁边区。党中央的驻地是延安,但整个战略依托点是陕甘宁边区,党中央在陕甘宁边区前后一共坚持了13年。在这13年中,培养干部、组织群众、提高素质、积蓄力量。在这块土地上,总览全国,面向世界,运筹帷幄,指导中国革命的整个进程,克服困难,由弱转强,最终走向了全面胜利。从这样的意义上来说,延安的作用是历史性的,扩而大之,陕甘宁边区的作用也是历史性的,其中,当然也包括陕甘边地区的作用。

    第二层意思,陕甘边根据地的建设,提供了开展革命斗争和在局部地区执政的宝贵经验。

    这些经验很丰富,很有特点。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概括。我觉得,有这么几条很需要特别注意:

    第一,坚持从实际出发,采用最适当的斗争形式和战略策略,反对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我们党强调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这个道路,在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特点。陕甘边根据地与南方的一些根据地相比,有一些不同之处。比如说环境条件比较艰苦。当时党的革命重心、战略重心在南方,所以,大部分领导干部被派往南方。但是,北方的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马文瑞等同志能够坚强地承担起历史重任,注意从北方地区,从当地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刘志丹与西北革命根据地研究简介 >刘志丹与西北革命根据地研究目录 > 代序 推进和深化对陕甘边根据地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