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陕北人民心目中的刘志丹
月率陕北红军游击队南下南梁与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会合,之后又在1935年1月30日,将陕北各路红军正式改编为红二十七军八十四师,使陕北根据地的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对此,陕北民歌里有许多描述。
比如在《跟上刘志丹走南梁》中唱道:
洛河流水哗啦啦的响,咱的红军队伍动了身。一杆杆的红旗呼啦啦地飘,跟上咱的刘志丹走南梁。打土豪分田地人心大顺,跟上咱的刘志丹,越干越有劲。
在《红二十六军到来了》中唱道:
四十二师啊真真英雄,帮助陕北游击队创建红军。小军阀井岳秀为何逃生,二十六军到来了,要他的狗命。
在《红旗一展天下都红遍》中唱道:
下面畔上牛喝水,沟里出来些游击队。大红公鸡窗台上卧,红军进村好红火。……一杆杆红旗空中飘,二十六军上来了。一对对喇叭一对对号,一对对红旗空中飘。长枪短枪马拐枪,一枪枪打死那些反动派。山羊绵羊五花羊,哥哥随了共产党。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哥哥跟的是刘志丹。……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一疙瘩云彩来遮掩。敌人扎在左家湾,猛格啦喳山上来了刘志丹。吃糖要数冰糖甜,人里边亲不过刘志丹。吴旗县来八道川,哪道川老刘都走遍。八十四师接连上,杨家园则打一仗。红军势力本来重,白军再多也不中用。细面长,白馍软,一端碗就想起刘志丹。眼泪顺着饭碗流,世世代代想老刘。
二、在第一、二次反“围剿”战斗中,英勇不屈,历尽艰辛
陕北红军力量的日益壮大及根据地范围的扩大,引起了国民党军队的惊恐。甘肃省政府在一个训令中惊呼:“刘志丹股,负隅自固,骚扰甚炽。”于是,从1934年2月起,陕甘宁三省国民党反动军队对陕甘边、陕北根据地发动了第一次反革命“围剿”。由于陕甘边、陕北红军在刘志丹、谢子长等领导下,采取了避强就弱的战术,很快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围剿”。之后为了统一领导陕北和陕甘边两地党和西北红军,1935年2月5日,中共陕北特委和陕甘边特委在安定(即现子长县)周家硷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成立西北工作委员会和西北军事特委会,在主席人选上,“刘志丹表现了共产主义者的高尚美德和人格,推荐西北军事特派员谢子长兼任主席(一说刘志丹)”。第一次反“围剿”后,蒋介石在西安设立了以毛侃为头目的驻陕参谋团,监视、控制地方军阀对陕北根据地进行第二次“围剿”。在第二次反“围剿”中,刘志丹审时度势,捕捉战机,常常出其不意,攻敌无备。从1935年2月到1935年7月,先后解放了延长、延川、安塞、安定、靖边、保安六座县城,使陕北、陕甘边两块根据地完全连成一片。对此,在《刘志丹》中唱道:
正月正,是新年,陕北出了个刘志丹;刘志丹来是清官,他带上队伍上横山,一心要共产。二月里,刮春风,刘志丹来真英雄;靖边白军都打光,缴来快枪无其数,散给老百姓。三月里,三月三,如今的世事大改变,男当红军女宣传,裤腿编在大腿弯,走路实好看。四月里,四月八,老谢要把绥德打,绥德团长害了怕;刘志丹队伍吴堡扎,陕北全红啦。五月里,麦儿黄,刘志丹来是清官;粮食款子都不要,土地分给穷人了,家家享太平。六月里,割麦忙,男男女女上农场;前方红军去打仗,后方的百姓送公粮,红军打胜仗。七月里,七月七,梁占魁土匪胡行凶;刘志丹来本事大,他反土匪连根挖,百姓都安宁。……
在《打寺儿畔》中唱道:
千里的雷声万里闪,忽啦啦儿闪上来刘志丹。刘志丹带着红三团,先攻了安定后攻横山。清涧县瓦窑堡咱们都占,赶得那高桂滋无有处钻。义勇军把寺儿畔包围严,上到那垴畔上撂炸弹。炸弹打了三尺深,消灭了敌人的两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