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二、地球的发现
    早在公元前五六世纪的时候,古希腊哲学家就相信我们脚踏的大地是球形的。随后,亚里士多德从间接经验出发,论证了“地球”这一见解。例如,在大海上航行的船,无论从哪个方向驶来,总是先看见桅杆的尖顶再看到船帆,最后才看到船身;而离开的船,总是船身最先隐去,随后船帆和桅尖相继消失,就好像从一个圆坡上缓缓地滑下去似的。“地球”这一思想是否正确呢?由于受当时交通工具的限制,没法去直接证实。

    在古时候,人们还没有“全球”的观念,每个民族都生活在以自己为中心的狭小区域内,对于外面的世界,就只有去想象了。

    13世纪末期,出生在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的马可•波罗跟随他的父亲和叔父,途经中东、西亚来到中国。当时的皇帝忽必烈很器重这位外国的青年,就让他当了一名官吏。他游历了中国各地,17年后离开中国,经过印度回到了威尼斯。回国后,由他口述的《东方见闻录》轰动了欧洲。书中生动地描述了马可•波罗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有庄严华丽的宫殿、辽阔无垠的土地、首都燕京的盛况等等。他还把中国和印度描写成“黄金之国”,珍珠和宝石随处可见。

    《东方见闻录》激起了欧洲人想从东方得到黄金的热望。许多人从此便做起了“黄金梦”。但是,去东方的陆海通道已经分别被土耳其和阿拉伯两个帝国所垄断。在这种情况下,欧洲的商人和航海家们决心另辟通往印度和中国通路,从此,开始了远航探险的热潮。

    出生在意大利热那亚城的哥伦布(1451-1506)从小就喜欢听水手们谈论外地的种种见闻,并且经常参加航海活动。当他兴趣盎然地阅读了《东方见闻录》后,便被充满神秘色彩的东方吸引住了。

    哥伦布从古希腊圣哲的著作中知道大地是球形的观点后,就大胆设想从大西洋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为了实现自己的远航理想,年轻的哥伦布游说了10年多,他每次都遭到冷遇,人们都讥笑哥伦布是在痴人说梦。

    后来,西班牙皇后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让哥伦布率领87名水手,分乘三只船于1492年8月的一天离开港口,向茫茫的大西洋驶去。经过70天的艰苦航行,终于横渡了大西洋,到达了巴哈马群岛以及古巴、海地等中美洲岛屿。哥伦布高兴极了,以为这就是他日思夜想的“印度”。这是另一个世界,哥伦布在这些岛上发现了欧洲人从未见到过的珍禽异兽、奇花异草和“印地安人”。在古巴,他第一次发现了人类的吸烟活动,以及从未见过的玉米、马铃薯、烟草等。

    哥伦布首次横渡大西洋,发现新大陆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欧洲。他从一介平民一跃成为举世闻名的英雄。有很多西班牙宫廷内外大臣、贵族们不服气。他们认为哥伦布发现“印度”全靠运气,总想找个机会戏弄他。

    有一天,贵族们举办宴会,特地邀请哥伦布前往参加。哥伦布看出了他们的用意,便不慌不忙地走到餐桌前,拿起一个煮熟的鸡蛋,问道:“有没有哪一位能把这个鸡蛋竖立在桌子上?”许多绅士淑女走上前去,左试右试,怎么也竖不起来。哥伦布拿过鸡蛋,把它的一头敲破,很容易地就竖立在桌子上了。众人哗然,吵吵嚷嚷道:“这太容易了!”

    哥伦布反驳说:“这是轻而易举的事,谁都会做。可是,在我没有做以前,各位怎么不会做呢?别人做了以后,却又认为谁都会做,请各位仔细想想吧!”说完,头也不回地昂然离去。

    1499—1502年间,另一个意大利人亚美利哥两次重游了这个地区后,发现这不是马可•波罗所描述过的印度和中国,而是一片欧洲人前所未知的大陆,后来欧洲人就把这块大陆称为亚美利加洲,也就是今天的美洲。

    哥伦布未竟的事业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自然观纵横谈简介 >自然观纵横谈目录 > 二、地球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