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七百里驱十五日
下休息做饭,接到上级继续追击的命令,连饭也顾不得吃又立即出发;有时炊事员做好饭送到指定地点,部队已经出发,追也追不上,做好的饭没有人吃,只好送给支前的民工、担架队吃,而部队又得饿着肚子赶路,但大家毫无怨言。

    我们在消灭公秉藩师时缴获了一批他们作为干粮的“锅盔”,这种用面做的大饼,小的有茶盘大,大的有小园桌面那么大,切成一块一块地发给我们的部队作干粮。可是,我们南方人吃不惯这种“锅盔”,硬梆梆的啃不动,又没有水喝,咽不下,许多人都把它丢了,宁肯饿着肚子赶路,也不吃它。当时,我们还缴获了很多骡马和少数骆驼,因为大多是第一次见到骆驼,都好奇地围着瞧那“庞然大物”,既想瞧瞧又怕被它踢伤、咬伤,闹了些笑话。这些骆驼因不适应南方气候,不久都死了;北方的骡马高大、膘壮,驮得多,跑得快,但都是钉了马掌的,使了一段时间,马掌磨坏了,我们南方人又不懂得钉马掌,骡马走不动,不好用了,只好杀肉吃,非常可惜。

    在第二次反“围剿”战斗中,由于战斗发展迅速,情况多变,当时军团到各师、团还没有无线电台联络,架设电话来不及,派通信员传达命令又恐传达不清楚,也没有时间起草作战文书。彭德怀急中生智,把军团机关的师、团干部派到各部队去传达命令。这些“干部通信员”有战斗经验,容易领会彭总的作战意图,到各师、团去,既可传达军团的命令,还可给师、团领导干部当个参谋;而且,了解情况之后,还可以马上回来向彭总汇报,真是一举三得。当时我在组织部当组织委员,五月十六日,部队在东固地区歼灭公秉藩师,立即向水南方向追歼逃敌。逃向水南之敌因其在潇龙河上架设的便桥被我赤卫队拆除,便折向东往白沙逃窜。

    五月十七日,方面军急令红三军团直插白沙,协同红九师、十一师截住逃敌。彭总立即写一纸条:“兹派李志民同志到你处传达军事任务。彭德怀。”派我到一、三、四师传达。我骑上快马追赶快速行进的部队,先后向一师师长李实行、政委吴溉之,三师师长彭鳌、政委黄克诚,四师师长郭炳生、政委彭雪枫传达了彭总的命令,部队迅速直插白沙,消灭敌人。此后,打中村,打建宁,我也曾来回奔跑传达过命令。这种“干部通信员”的办法是彭总的一种创造,在当时通信条件差的情况下,确实发挥了作用。

    在五月三十一日攻打建宁的战斗中,红二师第七团担任尖刀任务,进攻时遭到敌人的疯狂顽抗。七团是平江起义的老部队,战斗力强,作风很过硬。在紧要关头,七团陈政委亲率“敢死队”冲在最前面,突破了敌人的阵地,后续部队迅速跟进,攻进城去,但陈政委不幸双腿中弹,负了重伤。第二天,彭德怀得知七团陈政委负了重伤,马上把我找去,命令我立即到七团去担任政委,带领部队继续完成战斗任务。

    下午,我赶到七团驻地,团长龙昌汉很热情地接待我。这个团原属红八军第六师,我与龙昌汉不大熟悉,这次见面,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出生于贵州省苗族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原在国民党军队中当兵,后来当了排长;一九二八年,他所在的部队驻扎在江西万载县,他受到红军的政治影响,毅然率领一个排起义,参加了红五军,由于他作战勇敢顽强,善于带兵,打了很多仗,身上多外负伤,一直带伤参加战斗,很快就当了连长、营长、团长。他虽然很能打仗,在战士中也很有威信,但为人却十分谦虚、谨慎,对人坦诚;善于团结同志,我们一起工作、战斗了二三年,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可惜他在第五次反“围剿”的战斗中,英勇牺牲了。那一天,我们在建宁城初次见面后,他简要地向我介绍了七团的情况和这次进攻建宁的战斗情况,接着,就带我到附近的连队去看望干部、战士。

    粉碎了敌人的“围剿”,干部、战士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李志民回忆录简介 >李志民回忆录目录 > 七百里驱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