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劳武结合大生产
日,全村进一步组织了综合性大合作社,把全村四个拨工队、两个消费合作社和铁匠、木匠组共五百多人都组织起来,拥有羊一百二十九只,纺车二十四架,织布机一台,木匠组、铁匠炉、锅匠炉各一个,资金十九万一千八百余元。这种综合性合作社象是我们建国初期初级合作社的雏形。这样组织起来,使拨工互助常年化经常化。印吉子的工作成绩很大,当选为县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并被选出席十二月召开的边区第二届群英大会。

    我们在开展以农业为主的大生产运动中,也重视发展农村副业和运输、运销业,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群众的生活。井陉县政府就拨出过五十万元无息副业贷款,给群众作为发展喂猪、养羊、纺纱织布、荆条编筐和运输的资金。平山县原有纺织土布的生产基础,由于敌人的破坏,交通运输受阻,原料缺乏,销售困难,纺织业逐渐萎缩。大生产运动后,县供销合作社便发放贷款恢复纺织业,很快便使一万八千余架纺车、三千余台织布机运转起来,一个冬闲季节就织出土布一万正。随着纺织业的恢复,运输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一九四三年二月,平山县白石庄遭到敌人的“扫荡”摧残,全村只剩下五头牲口,耕地的畜力已很困难,更无力搞运输。在大生产运动开始时,政府贷款让他们添置九头牲口,由村干部李正安带头组织运输队,仅九个月时间,全村牲口就增加到五十六头,净得运输费三十五万元。同时,运输队组织拨工,比过去多种麦子二百八十二亩,更由于牲口的增加,肥料充足了,拨工组精耕细作,全村秋季获得丰收,比一九四三年增产粮食一百一十大石,不仅补偿了敌寇破坏造成的损失,而且群众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

    四分区东南部平原地区的燃料,历来依靠井陉煤炭供给,抗战爆发后,由于日、伪军抢占井陉煤矿,不能大量输入,煤价昂贵,群众燃料只好靠庄稼秸秆和砍伐树木,甚至有的因无薪柴而采烧正在田间生长的高粱、玉米青叶,致使平原地区的秸秆大部不能用于沤粪,肥料奇缺,产量也因之锐减。部队和机关、学校的燃料也成大问题。相反,在本区平定县则煤产丰富,当地群众以下小煤窑采煤运炭为生的入很多,但这几年来在敌人封锁下,运输困难,煤炭销路迟滞,工人大批失业。我们地委、专署根据这种情况,决定设立煤炭转运公司,运销煤炭,从而解决了平原地区的燃料及平定失业工人的生活问题。经过半年多的运销,还带动了沿线三百里长各村运输业的发展,增加群众收入,而且平原地区压绿肥的数量大大增加,又提高了粮食产量,此举可谓造福群众,皆大欢喜。

    民兵和以民兵为基础的游击队是一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性武装组织,是子弟兵的有力助手。他们人多,分布面广,平时从事生产,战时协同部队作战,劳武结合。但一九四三年反“扫荡”斗争中,由于缺乏经验,民兵储备粮食少,群众既要保证子弟兵的供应,又要供应民兵、游击队的战粮,负担过重,往往供应不上,有的民兵、游击队因缺少战粮,经常挨饿。接受这个教训,我们地委、分区认真贯彻军区关于通过大生产解决民兵战时用粮问题的指示,动员民兵劳武结合、自力更生解决战粮问题。易县龙华民兵提出:“一手镰刀一手枪,要把田地当战场,自己种的自己吃,不让鬼子逞凶狂!”

    阜平民兵提出:“一手农具一手枪,战斗英雄要变为劳动英雄,游击小队变为拨工队”;有的还提出:“现在多劳动,战时不挨饿”的口号,展开了战斗和生产的竞赛,各地民兵、游击小队在战斗行动比较频繁的情况下,仍挤出时间进行集体劳动,生产自己的战粮。他们生产的办法很多,有的开荒、修滩地,有的向群众租地、包工,有的打柴、搞运输。阜平、平山等县成绩较大,从上报的统计数看,阜平民兵开荒二千零二十六亩,修滩地一百零七亩,种旱地六十四亩,收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李志民回忆录简介 >李志民回忆录目录 > 劳武结合大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