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克柴沟堡
    辽沈战役之后,国民党华北“剿总”傅作义集团面临我东北、华北两大野战军打击的严重威胁,惶惶不可终日。但由于美、蒋、傅之间的矛盾,华北敌军是撤是守,是南逃还是西窜,尚举棋不定。傅作义错误地估计东北野战军至少需三个月才能入关,所以,仍存侥幸思想,未定下立即逃跑的决心,而采取“暂守平津,保持海口,扩充实力,以观时局变化”的方针。将其四个兵团、十二个军、五十二个师近六十万人,收缩在以平津为中心,东起唐山、西至张家口长达一千余公里的铁路线上,摆开一字“长蛇阵”,将他的嫡系部队配置在北平至张家口一线,以便于西窜;而将蒋系部队配置在北平及其以东地区,以便驱使其抵挡我东北大军人关。

    根据敌情,中央军委决心利用傅作义的侥幸心理,乘其举棋不定之机,以东北、华北两大野战军联合发起平津战役,用突然的行动将敌分割包围,尔后各个歼灭,即所谓“猛虎扑羊,抓住再吃”的战略。当时,敌人已是惊弓之鸟,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迅速决策狂跑,从海上南逃或西窜绥远。能否抓住敌人,是战役成败的关键。为此,军委决定:华北野战军撤围归绥,缓攻太原,同时命令东北野战军于十一月下旬迅速隐蔽入关,与华北野战军互相协同配合,对西线之敌“围而不打”,对东线之敌“隔而不围”,抓住西线,稳住东线,由西往东完成对敌军的包围。

    为了完成对敌军的战略包围,军委电令我华北第二、三兵团与东北野战军先遣第二兵团在平张线统一行动,包围张家口,断敌西窜通路,并吸引平津之敌西援;东北野战军主力及华北野战军第七纵队负责分割、合围平津之敌。当时敌军部署在张家口地区的部队是:第十一兵团部、第一零五军军部、骑兵第五旅和两个保安团位于张家口;暂编第十一师(即第二五九师)位于宣化;暂编第三十一师(即第二七一师)位于下花园、赵川堡;第二一零师、骑兵第十一旅位于柴沟堡、周家河地区。

    十一月二十六日,我第二纵队率第五、六旅(缺第四旅)从归绥外围的官村、隆盛庄出发,向张家口挺进。塞外冬来早。关内还是初冬,塞外已下过几场大雪。天气虽然寒冷,但指战员们听说要解放张家口,心里热乎乎的,个个兴高采烈。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我和韩伟等纵队领导同志策马东进,看到战士们荷枪扛炮,踏着皑皑积雪,雄赳赳,气昂昂地前进,思绪骤然回到两年前那艰苦的岁月: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三日,经过八年浴血抗战的晋察冀军民从日本帝国主义手中收复了张家口,万众欢腾,举国共庆。饱尝铁蹄之苦的张家口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重建家园,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发展生产。张家口成为晋察冀解放区的首府,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可是,正当张家口日趋繁荣的时候,一九四六年九月十日,蒋介石继抢占我承德和冀东十余座县城之后,又令国民党第十一、十二战区部队进攻我晋察冀解放区首府张家口。我军被迫进行张家口保卫战。

    当时,我二纵奉命在怀来以东担任正面防御,从九月二十日至十月十二日,历时十四天,粉碎了敌人四个师的轮番进攻,歼敌三千八百余名,坚守住阵地。在战斗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九月三十日,敌一个营向内外泡南山我十五团七连一个班的阵地猛攻,从上午十时到下午五时,敌发射炮弹一千余发,该班在班长闫耀清的带领下顽强战斗,连续打退了敌人七次冲锋,歼敌一百六十余人。十月三日,敌九十四师以两个团的兵力猛攻火烧营我十四团二营阵地,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二营指战员依托坚固的工事与有利的地形,顽强固守阵地。六连三排长孙才带领一个战斗小组守卫某高地,打退敌人多次冲击,后来,敌步兵伴随坦克又冲近阵地,孙才毅然抱起集束手榴弹冲向敌坦克,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李志民回忆录简介 >李志民回忆录目录 > 首克柴沟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