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十三、芦沟烽火
来滇,心中不禁大喜。陈竹隐她们是在5月下旬随北大、清华的一部分家属南下的,一路上历尽了千辛万苦。陈竹隐曾回忆说:

    那时日本人的吉普车在城里横冲直撞。在告别北京时,我差一点叫日本人的车撞上,结果我坐的三轮车翻了,车夫受了伤,我的脚也崴了。我就是一瘸一拐地启程南下的。在南下的船上,我们还遇到日本人的搜查。日本兵把全船的人都轰到甲板上,排成一队,挨个检查。他们认为可疑的人,便用装水果的大蒲包把头一裹就拉走,完全不由分说。看看这蛮横的情景,真使人体会到亡国的痛苦。

    船快到越南的海防时,又遇到了台风。大风大浪打得船上下颠簸。大家都翻肠倒肚地吐呀,吐呀!放在格子里的暖瓶全摔碎了,人也根本无法躺在床铺上。我的大女儿在隔壁舱房里边吐边哭喊着:“娘呀,我冷啊,冷啊!”而我身边还有两个小孩子,我在舱里死死用手抓住栏杆,用脚抵住舱壁,挡着两个小孩子,不让他们掉下来。听着隔壁女儿的哭喊声,我心里真是难受极了。大风浪整整折磨我们一夜,第二天风浪小了,可厨房里的盘碗餐具都打碎了,大家都只好饿肚子。①6月2日船到海防时,朱自清早已闻讯从蒙自赶来,在码头上等待多时了。海防到处是绿树红花,美得很,可是这美丽的土地却是法国的殖民地,越南人饱受亡国的痛苦,过着奴隶般的生活。在码头上、旅馆里,做苦力的越南人常被法国人鞭打,朱自清看到这种情景,十分痛心,气愤地对孩子们说:“我们要是亡了国,也会像他们那样受苦!”6月4日,他带着妻子和儿女回到蒙自。

    将近学期结束时,联大师生迎来了云南特有的火把节。这是彝、白、纳西、哈尼、傈傈、拉祜、普米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节期在农历6月24至26日间。晚饭过后,夜幕下沉,家家门口烧起芦杆树枝,处处燃着熊熊火光。一声锣响,金角齐鸣,男女老少抬着米酒、炒豆等食品,点燃火把,并用松香扑撒火上,顿时光焰冲天,扬起阵阵香气。孩子们手里更捏着烂布浸油的火球晃来晃去,跳着叫着,欢呼声此起彼落。朱自清十分喜欢这种充满生气的热闹场面,以为它富有时代的精神,他激动地对人说:“这火是光,是热,是力量,是青年,它暗示着生命力的伟大。”

    他十分兴奋,觉得这“是个有意义的风俗,在这抗战时期,需要鼓舞精神的时期,它的意义是深厚的”。①火把节过后不久,学期即结束了。这届毕业生因西南联大刚成立,一切尚未成绪,所以均用原校名义发给文凭。清华这届毕业生编纂了一本“清华第十级年刊”的纪念册,编委请朱自清写几句话,以资鼓励。朱自清爽快答应了,提笔写道:

    向来批评清华毕业生的人都说他们在作人方面太雅气、太骄气。但是今年的毕业同学,一年来播荡在这严重的国难中间,相信一定是不同了。这一年是抗战建国开始的一年,是民族复兴开始的一年。千千万万的战士英勇的牺牲了,千千万万的同胞惨苦的牺牲了。而诸君还能完成自己的学业,可见国家社会待诸君是很厚的。诸君又走了这么多的路,更多地认识了我们的内地,我们的农村,我们的国家。诸君一定会不负所学,各尽其能,来报效我们的民族,以完成抗战建国的大业的。情殷殷,意切切,题辞充满了他对年轻学生的无限期望,学生们看了都很感动。

    毕业生们背着行囊,告别师友,踏上新的征途。朱自清精神抖擞地站在蒙自车站的月台上,频频地向坐满学生的小火车挥手。车声辘辘,逐渐远去,学生们回首眺望,还隐约地看见他那高举礼帽不断挥动的身影。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朱自清传简介 >朱自清传目录 > 十三、芦沟烽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