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少女的心事
一个14岁的女孩子在窗前仁立,她只是在那里站着,什么也没做,其实,在她的心里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她在选择、在考虑决定怎样生活下去。“我站在窗前差一点没哭出来。男孩子们在外边踢足球。寒风吹动了树枝,可是小伙子们又高兴又暖和。谁也不知道,我多么想和他们一起玩。在一个美妙的日子,我突然明白童年已经消逝,留下一个人要重新去开辟一个世界。我已经不能随便哈哈大笑,不能像过去那样对待老师,因为我忽然开始用不同的眼光看他们了,有这么多不能像过去那样做的事了。”
这里,什么事也没有,小姑娘在窗前站着罢了,以前这样也站过多少次了,然而,她初次真正从心里看到,孩童时代环绕着她的一切;初次明白,童年结束了。
也许,从孩提时代迈向青春的人对童年岁月的流逝毫无察觉,但也有众多的少年正经历着小姑娘那样微妙、新奇的心理感受;回味着童年的时光,憧憬着成人的世界。
对这样一个转折时期,人们常以“青春期”来称呼,它主要包括十二三至二十五岁左右这一年龄阶段,由于这个阶段前后差别很大,且时间较长,人们经常把十二三~十四五岁称作前青年期,又叫少年期,十四五岁以后就是所谓的青年期,但是这两个时期年限的划分是相对的,常常相互跨越,谁也不能把11-13岁的小孩称作青年,把18-19岁的青年称作少年,而14-15和16-17岁之间的这种年龄,有时被称为青年早期,有时又被称为少年后期。少年是充满青春活力的花,孕育着累累秋实的花。他们已经基本脱掉了儿童的稚气,但又不像成人那样思想成熟,哲学家和政治家把这个阶段叫做世界观逐步形成时期。生理学研究表明,少年在这个阶段发育迅速,不仅身高体重增加,肌肉和运动机能加强,表现出“成长的跃进”,而且内分泌发生变化,神经系统、内脏和各部器官也发育起来,性功能的发育趋于成熟。生理的发育必然导致心理上的一系列变化,美国心理学家格奥契尔对少年时期的心理发展作了这样的描述。10岁是黄金时期,这时候孩子比较活泼,很容易接受生活,信任父母,与他们相处很融洽,很少考虑外表的打扮。
11岁,身体开始发生变化,逐渐变得容易冲动、任性、情绪不定,容易与同伴争吵,敢于不听父母的话。12岁,有时在激流中度过,对周围变得更热心了,儿童脱离家庭的自主性及同龄人的影响日益增长。这个年龄的主要特征是:理智、忍耐和幽默,乐于表现出主动性,开始注意外貌的打扮,并对异性的表象发生兴趣。13岁的主要特征是内向,变得更加矜持、爱思考,逐渐地学会正确对待批评和自我批评,批判性地对待家长的意见,对友谊更有选择性,有时还出现情绪不稳定的现象。
14岁的少年心理又发生了变化,变得热情奔放,好与人接近,有时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自信心增强了,对别人以及和他们之间的差别日益感兴趣;他被“个性”这个词所迷惑,喜欢讨论问题,爱把自己与别人相比,总是把自己与电影和文学作品中的英雄人物的性格特征相比较,并积极地模仿他们的特征。15岁的少年,个性差异迅速地增长了。这个年龄的新成分——独立精神的增长使少年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里都十分努力,渴望自由,力争摆脱外来的监督,自制能力不断增长,并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自我修养。这一切都使少年更为容易受到挫折,更容易接受有害的影响。16岁时重新恢复平衡,乐观情绪代替了反抗性,内部的自主性,情绪的稳定性,好接近人和对未来的向往等品质陆续出现。
格奥契尔的描述在许多方面抓住了少年心理的不同变化及其突出的特征,但这种描述纯粹是以年龄作标志来探讨其发展的,它拭去了个性的差异和教育的社会条件。
实际上,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