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皇帝确实什么也没穿
说谎。最后,“皇帝确实什么也没有穿”这个谁也不敢揭露的事实被一个小孩说了出来,这个小孩说出来的事实正是大家以前不敢承认的真理。
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不因为大家的看法是不是一致;错误的东西,再多人重复再多次也改变不了它的内容而使它成为真理。
一部记载我国战国时期历史的著作《战国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曾子告别了老母,离开了家乡,到费国去。不久,费国有个和曾子同姓同名的人,杀死了人。有人听到这个消息,也没有弄清情况,就去告诉曾子的母亲:“听说你的儿子在费国杀死了人。”这时,曾子的母亲正在织布,听了这个消息,头也不抬地回答说:“我的儿子是决不会杀人的!”她照样安心地坐着织布。过了一会,又有人来说:“曾子杀人了。”曾子母亲仍不理睬,还是织她的布。过了不久,又跑来一个人,同样地说:“曾子杀人了。”听了第三个人的报告,曾子的母亲害怕了,立即丢下手中的梭子,急急忙忙地跳墙跑了。
曾子的母亲本来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会杀人这句话,可后来为什么信以为真、跳墙逃跑呢?就是因为说这句话的人多了,而且说法一致,她就相信了。实际上曾子母亲的这种心理状态并不奇怪,发生在别人身上,别人也会这么做的。然而,多数人都坚持的东西是不是都是真理呢?不是的。尽管曾子的母亲后来相信自己的儿子杀了人,而实际上她的儿子并没有杀人。
我们从人们对大雁的不同看法也能说明这个道理。
鸿雁是一种大鸟,飞得很高,站在地面上的人,很不容易辨别出它到底是什么鸟。越国的野鸭很多,越国人看惯了野鸭,就往往把飞在高空的鸿雁当作野鸭。楚国的燕子很多,楚国人看惯了燕子,就往往把飞在高空上的鸿雁当作燕子。
同样是一种鸿雁,越国人和楚国人的看法却不一致。然而大雁决不因为越国人都说它是野鸭,它就成了野鸭,也不会因为楚国人都说它是燕子它就成了燕子,鸿雁还是鸿雁。
真理之所以是真理,并不是因为多数人都坚持它。如果一种认识是谎言,那么再多的人坚持它,它也不会变成真理。德国法西斯头子希特勒的宣传部长戈培尔曾说:“谎言重复一千遍就变成真理。”这完全把真理看作是主观的、随意的东西,否认真理有客观的内容。谎言是对客观事物的错误的反映,重复一千遍、一万遍,它也不会成为真理。孔子的学生曾子本来没有杀人,再多的人说他杀人,也不可能是真的,而只能是谎言。在什么是真理的问题上,也有人认为,圣人、伟人的话就是真理。如我国封建社会,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宣扬“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即把孔子的话当作真理,孔子认为对的绝对不会错。把孔子的话当作公式,当作评判真理的绝对权威。这种观点也是不对的。因为圣人再伟大,也不可能穷尽一切真理,他认识事物的范围和深度也是有限的。因此,这种观点在封建社会里就遭到批判和反对。明朝哲学家王阳明说:“内心里再三考虑是不对的话,虽然是孔子说的,我也不敢以为正确。”明代杰出思想家李贽说:“都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所以从来没有是非。”他们的话很有道理。
现实生活中,还有人在真理同权力之间画等号,认为有权就有真理,这更是一种错误的思想。
权是人们所熟悉的字眼,我们平常说的权力、权势都是指的权,那么什么是权呢?对这个问题也许很多人并不清楚。权并不是像有些人想象的是什么至高无上或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它是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特别是阶级社会出现后,由于社会的分工,由一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所决定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一种社会力量,反映着不同的社会关系,比如说,家庭中的家长、工厂里的厂长、学校里的校长等,都可以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