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二十六、考徒弟——归纳推理
是人们得出结论:“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每年冬天下了大雪,第二年就会获得大丰收,也从没有例外,于是人们说:“瑞雪兆丰年。”

    简单枚举推理仅仅根据多次重复而没有发现反例而得出结论,然而,未曾发现反例并不等于没有反例,如果出现一个反例就可驳倒原来的结论,所以,简单枚举推理的结论并不可靠。例如,人们根据多次见到的天鹅是白色的,就得出“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反复观察乌鸦是黑的,所以就断言“天下乌鸦一般黑”。但后来发现了黑天鹅、白乌鸦,上述结论也就被推翻了。一个忤逆子平日从不听父亲的话,让他往东他必朝西。父亲临死时心想:我要干什么,儿子一定对着干,我要水葬,儿子一定反对,把我土葬就好了。于是他恳求道:“把我葬到水里去吧!”但他儿子心里盘算:“生平没听过父亲一句话,就依他最后一次吧。”这样,他就把父亲的尸体抛到河里去了。在这位父亲生前,他的结论一直是正确的,但仅仅死后的一个反例,此结论就不能成立了。对于简单枚举推理结论的或然性,华罗庚先生曾做过通俗的说明:

    “从一个袋子里摸出来的第一个是红玻璃球,第二个是红玻璃球,甚至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都是红玻璃球的时候,我们立刻会出现一种猜想:‘是不是这个袋子里的东西都是红玻璃球?’但是,当我们有一次摸出一个白玻璃球的时候,这个猜想失败了。这时,我们会出现另一个猜想:‘是不是袋里的东西都是玻璃球?’但是,当有一次摸出来的是一个木球的时候,这个猜想又失败了。那时我会出现第三个猜想:‘是不是袋里的东西都是球?’这个猜想对不对,还必须继续加以检验,要把袋里的东西全部摸出来,才能见个分晓。”

    简单枚举推理的可靠性程度取决于所考察对象的范围及数量。如果分析的对象数量很少,范围很窄,根据没有出现反例就匆忙下结论,就会犯“轻率概括”或“以偏概全”的错误。

    明代刘元卿编的《应谐录》中讲了一个笑话:有一财主,几世不识“之乎”。有一年,他请一老师教他儿子读书,老师画了一画说:“这是‘一’字。”画了二画说:“这是‘二’字。”然后又画了三画说:“这是‘三’字。”财主的儿子欣欣然,把笔一扔就去告诉父亲:“儿学会了,不用再花那么多钱请先生。”财主很高兴,就把老师打发走了。不久,财主要请一位姓万的朋友来喝酒,命他的儿子写请帖。但他很长时间也没写成,财主去催促,他还气恼地说:“天下的姓这么多,为何偏姓万?自早晨到现在,我才完成了五百画!”

    这位儿子仅仅根据三个数字就概括出“表示多少数就有多少画”的结论,他犯的就是“轻率概括”的错误。

    《后汉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辽东地方的猪,毛色都是黑的,后来,有一家的老母猪生了一只白头的小猪,左邻右舍从没见过白头猪,都认为是难得的异宝。这家主人听这么一说,也动了献宝的念头,准备将猪运到京城献给皇帝。但走到河北地界一看,那里的猪几乎全是白头的,那人说声惭愧,就把白头猪拉了回来。

    献宝人仅仅根据辽东某地小范围的考察,通过简单枚举推理贸然得出“所有的猪都是黑色的”这一结论,显然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如果他多走几个地方,就会发现此结论站不住脚。

    简单枚举推理既然具有这种缺点,那么,光使用它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进一步分析研究某类事物中的部分对象之所以具有某种属性的内在原因,然后据此推出关于此类事物的一般性结论,这种不完全归纳推理称为科学归纳推理。比如,人们通过观察发现,铜加热之后体积增大,铝加热后体积增大,铁加热后体积也增大,从来没有反例,于是得出结论:“金属加热后体积就会膨胀”。这时,人们使用的是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逻辑漫谈简介 >逻辑漫谈目录 > 二十六、考徒弟——归纳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