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去还是不去——排中律
班长正统计五一节到曲阜参观孔府、孔庙的名单。他问李冰:“你去不去?”“谁说我不去?”李冰答道。“那就是去喽,请交钱吧!”“去?我什么时候说我去?”“那你到底去还是不去?”班长有点迷惑了。“这难道还不清楚吗?”
不要说这位班长,任何人听了李冰的话也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要么去,要么不去,二者之外没有其他可能,因此,“我去”和“我不去”之间是矛盾关系,不可同假,否定“我去”就要肯定“我不去”,否定“我不去”就要肯定“我去”。而李冰却同时加以否定,使人无所选择,不符合逻辑的基本规律——排中律。
排中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时都是假的,二者必有一真。就是说,两个相矛盾的思想之外,没有第三种供选择的情况。
古代某国在处决死囚之前要抽签请神做最后的判决。方法是:法官在两张纸片上分别写上“生”和“死”两个字,如果抽到生就可得到赦免。有一次,一位大臣受到官府中的仇人诬告,被判死刑。仇人为了不让他得赦免,买通法官把“生”签换成了“死”签,这样,无论这位大臣抽到哪一张都会是死。但仇人的诡计被大臣的朋友得知,这位朋友连忙以探监为名告诉了他。大臣要求朋友不要把事情泄露出去,说他自有办法死里逃生。
第二天,当法官让他抽签的时候,他抓起一个签就把它吞了进去。根据所剩的“死”签只能把他赦免,这是因为,既然两个签中一个是“生”,一个是“死”,这就形成两个相矛盾的判断,按照排中律,二者不能同假,必有一真,而剩下的不是“生”签,那么,大臣抓的就是“生”签。
排中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即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下对于同一对象的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必须承认其中之一为真,不能两个都否定,不能闪烁其词,模棱两可。
“模棱两可”这个成语源于《旧唐书•苏味道传》。苏味道是唐朝人,20岁考中进士,当了一段吏部侍郎,武则天做皇帝时又升任宰相。但他做了几年宰相,竟无所作为,原来,他只求自己的地位,遇事总是哼哼哈哈,不表示明确的态度。他还曾向别人透露自己的为官之道:“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摸梭以持两端可矣。”当时就有人给他起外号“苏摸棱”、“模棱手”。“棱”指桌子的边缘交界处,“摸棱”就是把握不到一定方向,既可指这端,又可指那端,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后人把“摸棱以持两端可矣”凝练为“摸(模)棱两可”。“模棱两可”的实质就是对事情不发表明确意见,对一判断不置可否,既不否定,也不肯定,既要表态,又含糊其词,貌似有所断定而实无所断定,这就是违反排中律的错误。确切点说,这种错误应称为“模棱两不可”。
时至今日,一遇是非问题就来个不置可否,骑墙居中,谁也不得罪的“模棱人”还是大有人在。某濒临倒闭的自行车小厂要求与一名牌厂“联营”,条件是:每年出几十万元使用名牌厂的标牌。是否可以“联营”?名牌厂的职工们各执己见,莫衷一是,代表们就起草了一报告请厂长批示。厂长想:如果批准联营,那么,砸了牌子我只能咎由自取;如果不批准,每年却白白损失了几十万元的额外收入。但报告送上来又不能不批,于是,大笔一挥批道:“可联则联,不可联则拒绝,请酌情妥善解决。”到底他同意不同意?我们无从得知。
排中律的作用在于保证思维的明确性,它要求在做出判断或发表意见时断然抉择,对是非不能同时否定,含糊其词,也就是说,排中律要求在表态时对“是什么”或“不是什么”选择其一。但是,排中律并不要求人们对任何是非问题都必须明确表态。当人们还分辨不清是非,区别不开真假,需要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