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一、军事也要过江
以采石矶至当涂间为宜。”

    正在看电报的陈毅接着说:“小平同志刚才说的好,我完全同意。渡江作战关键在于首先突破长江防线。蒋介石在长江上摆了个‘一字长蛇阵’,号称‘立体防御’。可是他的兵力根本就不够,70万人要守1400公里的正面,他是守不住的。为了渡江的成功,我们可以避开国民党的要塞,哪里能渡江,我们就在哪里渡。只要将部队开到南岸,问题就解决了。”

    邓小平又拿起烟讲:“1947年,我们大军南下,在强渡黄河前,伯承对敌前渡河战术进行过一番研究,给部队下发过一份材料,反映很好。可是,这几天刘老总正在组织部队向江北岸开进,没有来参加这次会议,不过他对长江渡江作战是很有研究的,他曾写了一个方案。”

    陈毅笑着说:“刘老总可是伏龙芝军事学院留过学的,他对军事理论很有研究。小平同志,他那份方案你手头有没有啊?”

    “我带来了。”

    “那好,你给我们大家读读吧。”

    “那我就照本宣科了。”

    “要读慢一点,我们几个的脑子反应不是很快了,都太累了啊。”

    于是,邓小平用浓重的川音读起了刘伯承设想的方案……“根据我们了解,长江上是不能架浮桥的,只能曹渡,主要的渡河工具是木船如风篷;其次,我们的渡江行动,敌人已有准备,不易奇袭偷渡;第三,长江很宽,对岸上的敌人有海、空配合,对我们渡江是一个较大的威胁。怎样看待这些问题……

    “一、敌人会估计到我们一路从西安直取重庆,一路沿平汉路取武汉,一路沿津浦路攻南京,一路沿运河攫取京沪之线,因此,他们必须从四川防到上海,数千里江防,守备必然困难,只能作重点主要线的防御。果如此,则空隙甚大,利于我们主要方向作佯渡,吸引敌人,主渡正面选择于甲乙重点之间的薄弱地段,抗战时期偷渡长江就常用此法。我们的基本战法是采取宽大正面的、数百公里的、同一时间的分夜横渡。这样就能打乱敌人的防御部署。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有些部队受阻碍,但大部分,如组织周密,准备充分,可以强渡成功。

    “二、敌人为节约兵力,必然加强辅助防御,可能在薄弱处和估计渡江地段,设水雷,加强对河岸的封锁,采用日伪军时期的做法,在沿江做竹篱笆,每距数里设筑碉堡、高坝、缩小交通港口、封锁消息、隔绝南北交通,岸上可能埋设地雷,所有船只紧靠南岸行驶。为此,我们必须要学会破障的方法。

    “三、关于渡江工具问题。先头部队必须大部使用摩托工具,以求迅速登岸,估计敌人可能将北岸市镇港口摩托渡河器材搬走,我们数个兵团同时渡江,此项工具必然不够,因此除有者须积极加以修配,组织技术人员训练外,还须作第二种准备,即须注意缴获收集控制,即使是商人贸易船只,亦不准走开,或拆卸埋藏,应进行登记听候调用。同时准备一批装备附件,于必要时即拆卸部分汽车及其他可用的引擎备用。大量工具主要依靠于北岸支流、湖泊、港口,加强对渡船、生意船、渔船等的征用,其次是第一队登陆胜利后,南岸船只放过来,这个工具问题成为强渡准备之中的主要工作,必须立即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始进行调查统计及做使用上的思想准备。

    “四、敌必将使用仅存的飞机活跃于长江的上空,这个问题亦不可忽视。但敌人的矛盾不能克服的是飞机太少,长江太长了,将置重点于哪一段呢?为此我们仍有很多可利用的条件:一个是夜间渡河,使飞机减低效能;一个是我们控制了整个北岸,很多支流港湾均可靠停工具与隐蔽部队,采取一切消极手段减少损害,但另一种办法是所有高射武器及轻重机枪,有组织地进行对空射击,迫使敌机不敢低飞,这主要是使用于白天以保卫我之渡河工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聚焦1949简介 >聚焦1949目录 > 一、军事也要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