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二、毛泽东、金日成确定边打边谈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以后,在武器装备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仅仅是以步兵为主体,在少量炮兵支援下,连续进行5次战役,共歼敌23.3万余人(志愿军和人民军作战减员18.9万余人),迅速把实行陆海空三军联合的、全方位立体作战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回到三八线及以南地区,经过反复较量,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南北地区,迅速打出了有利的战争形势,取得了战争的重大胜利,迫使“联合国军”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美国当局也不得不调整了朝鲜战争政策。

    然而,由于武器装备优劣悬殊,尤其没有空军和海军的支援配合,志愿军作战也确有很多实际困难,加之,朝鲜特殊的地理环境也使志愿军的作战受到许多限制。这主要是:

    第一,由于没有空军、海军支援配合作战,特别是没有空军和严重缺乏防空作战武器,志愿军在作战空间和作战时间上均受到严重限制。在作战空间上,美国空军控制整个战场,可以攻击志愿军后方,其海军可以攻击志愿军侧后海岸,志愿军前线和后方,昼间和夜间都要严密组织防空袭,否则就会遭到不必要的损失。而志愿军无力攻击美军后方和海岸。在作战时间上,美军可以全天时作战,而志愿军昼间没有行动自由,部队行动和物资运输主要靠夜间进行。志愿军整个作战机器的运转受到严重限制。

    第二,仅仅是步兵在少量炮兵支援下作战,没有摩托化装备,没有坦克,也严重缺乏反坦克武器,因此攻击火力和战场机动能力均弱。可以挫败“联合国军”的进攻,但难以歼灭“联合国军”重兵集团,难以对付集群坦克,每次战役可以包围其一个师甚至几个师,但对其一个整师或一个整团都难以达到歼灭任务(歼灭南朝鲜军要容易些)。当“联合国军”突围逃跑后,志愿军徒步追击,赛不过“联合国军”的摩托化和机械化,则难以实现追歼。特别是第三、第五次战役时,“联合国军”每日后撤30公里,恰好是志愿军徒步追击的一日行程,待志愿军接近后,再行后撤30公里,志愿军追击徒行疲劳,而不能扩大战果。第二次战役时,美第10军从海上撤退,志愿军没有空军和海军,只能望洋兴叹。从第三次战役开始,双方都形成连贯的战线,志愿军虽可以突破“联合国军”的防线,但突破后实现战役上的迂回包围比较困难。在防御作战中,志愿军依托一般野战工事,难以抗御“联合国军”以飞机、坦克、大炮猛烈火力的攻击,因此组织坚守防御困难。

    第三,志愿军所需作战物资几乎全由国内组织供应,并且物资消耗量大,然而运输手段和运输工具有限,没有空中和海上运输,主要靠火车和汽车运输,整个运输能力弱,加上没有制空权,在美国空军的轰炸封锁下,道路常遭破坏,物资和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因美军飞机轰炸扫射损失严重,物资损失达30%~40%,运输严重困难,远远不能满足作战的需要,弹药只能保证重点供应,粮食供应在前三次战役时,只能达到需要量的25%~30%,在第四、第五次战役时,也只能达到需要量的50%左右。作战中的跟进补给能力更弱,基本只靠部队本身携带,带几天打几天,一般只能维持7~10天。美军称志愿军是“礼拜攻势”。这种运输补给状况,严重地影响了作战的实施,限制了战役的决心、战役的规模和持续作战的时间,也使志愿军被迫放弃了许多有利战机。

    第四,朝鲜半岛幅员小,三面环海,南北狭长。这种地理特点,限制了志愿军兵力优势的发挥,兵力多了摆不开,兵力少了不足以达成作战任务。不能像在国内战场上那样实施大规模的广泛机动作战,也无法开辟多处战场。而这种地理特点,则有利于“联合国军”发挥其海空军优势,实施登陆进攻。志愿军向南推进越远,侧后的东西海岸暴露得越多,海岸防御任务越重,同时,随着运输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巨人的较量·抗美援朝高层决策简介 >巨人的较量·抗美援朝高层决策目录 > 二、毛泽东、金日成确定边打边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