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节 老人
十分担心她的女儿,心里想着这样大的地震,和当年的唐山、邢台一样惨,女儿可能没有逃脱这场劫难;但她又不敢想女儿会出什么事,幻想女儿一切都好好的,像原来那样,只是太忙了,没时间来看她,来接她;她相信女儿一定会来的,怕自己走了,女儿来接时找不到她。

    镇委会的干部们无言了,这是一场毁灭性的地震,老人的女儿身处地震中心汶川,震后没有跑到小镇来照顾母亲,完全没有了音讯,这只能意味着老人那个叫琴的女儿可能在地震中遇难了!老人可能永远等不到也找不到她的女儿了!最好的结果是老人的女儿受了重伤被送进大城市医院。不管是哪一种可能,人们都不敢讲出来,怕老人经受不住。

    又过了两天,镇里的人全部搬走了,一个原本住了万余人,热热闹闹的小镇只剩下老人一个人。

    老人仍然不走,从早晨直到晚上倚在阳台断壁上,面向远方空茫地看着,只有那只波斯猫陪伴着她。

    很远很远的天空,有几个黑点向老人靠近。老人看不清楚,待那几个黑点靠近后,老人才模模糊糊意识到是几只乌鸦。乌鸦从老人头顶的天空飞过,凄凄惨惨地呜咽着,向远方飞去。渐渐地又变成了小黑点,消失了。

    天黑了,老人长叹一声,她彻底绝望了,那只波斯猫发出“妈、妈……”的凄凉叫喊声。猫的眼睛里放出蓝色的光,它咬住老人的裤脚往屋里拽,老人在猫的拽扯下离开了阳台,她缓慢地一步步挪到了那间没有电没有水黑洞洞的危房里。

    最强烈的地震过后,几天来余震一直不断,老人仍留在危房里,随时都有危险。镇委会的干部们经过多次研究,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他们决定再也不能依着老人的意愿来了,必须组织人员把老人从楼房里抬出来。如果在地震后期再发生死亡事故,上级领导追查下来,镇委会的人员是要受到处理的。

    他们组织人员抬着担架再次来到老人住处,却发现老人和那只波斯猫不见了。老人的房门已经被地震摇晃坏了,她用一条绳子将门拴住,实际上是一种“防君子不防小人”的做法。工作人员怕有疏漏,就解开绳子走进老人的房间认真搜查了一番,结果没有找到老人,那只雪白的波斯猫也不见了。工作人员从屋里物品的摆放上,知道老人是有准备出走的。他们把老人的房门用原来的绳子拴好,站在老人的门前议论了很长时间,最后统一了看法,他们认为,老人一定是找女儿去了。小镇到汶川虽说不远,也相隔二十公里,而且路况极差,一个健壮的人在这个时候走出去都要冒很大的风险,何况是耄耋之年的老人!对于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来说,这条刚刚被地震破坏、且随时会有山体滑坡及飞石危险的二十公里的路,可能是她今生最漫长的一段路,甚至是她的死亡之路。

    在小镇通往汶川的公路上,人们看到一位老人拄着拐棍而行,她的身后是一只已经看不出颜色的波斯猫,猫身上原来雪一样的白毛已经变成了土灰色,它紧紧跟随在老人的身后,她们艰难地跋涉着。老人背了一只筐,筐里装了一壶水和几个烧饼,还有一大袋猫粮,显然她是做了出远门的准备。老人是北方人,六十年前,丈夫所在的部队南下,她跟随丈夫南下到了四川。几十年来,老人还是延续了北方人的生活习惯,她喜欢吃面,不喜欢吃米饭,一壶水和几个烧饼还有一袋猫粮,就够老人和波斯猫几天的饮食了。

    路上三三两两慌乱行走的人,大多数都是从汶川方向过来,只有老人和她的波斯猫反其道而行之。老人稀薄的白发在风中飘扬着,仿佛一面古老的旗帜,她带领波斯猫义无反顾地向前走,仿佛向路人们昭示着她们的决心。老人那张苍老的面孔,有着岁月磨砺的沧桑。她的眼珠似乎潜藏在很深的地方,眉毛稀稀疏疏,隆起的眉骨显得遒劲苍老。老人没有戴假牙,嘴巴向里边瘪,嘴唇像风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震区简介 >震区目录 > 第一节 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