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章 驰名
以一赔二。一位男顾客试探性地买了一双。王振滔立刻要求他留下姓名和通讯地址,并告诉他将是奥康皮鞋永远的荣誉顾客。奥康将来做大,将向他永远免费提供奥康皮鞋。

    这个“离奇”的消息传播出去后,引来武汉媒体争相报道,奥康无意间名声大振,4000双皮鞋,10天内被闻讯而来的市民一购而空。

    此后,鞋厂发展飞速,1991年产值突破了100万元。两年后,奥林鞋厂与外商合资组建了“奥康鞋业有限公司”。1994年,王振滔与钱金波和平分手,奥康淡化了家族化色彩,却因力量分散资金缺乏而走进困境。直到1997年职业经理人的到来,奥康才开始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但是,多年以来,温州鞋企内心照不宣的秘密是,货真价实的温州鞋一直“隐姓埋名”,明明产自温州,产品的包装盒上标注产地是“上海”。这成为王振滔的心病,他决心重塑温州鞋业的品牌形象。

    1999年,在杭州武林广场火烧温州鞋的12年后,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又一次杀回杭州,烧毁了2000多双假冒奥康品牌的伪劣皮鞋,在现场打出了“打假保名牌”的标语。可以说,这一次的杭州之火,王振滔意在为温州鞋企一雪前耻。

    2001年2月18日,王振滔带着温州鞋走进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与名嘴崔永元面对面谈起了温州的“新鞋子与旧鞋子”。

    4月,王振滔在上海开办“奥康”专卖店,贴出标语,“明目张胆”地告诉众人,这是“温州货”。王振滔坦言:“到上海开专卖店,首要目的不是赚钱,就是打牌子,摘掉假冒伪劣的帽子,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

    2007年,杭州火烧“温州鞋”20周年之际,奥康、康奈等温州10多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的制鞋厂,又一次来到杭州,第三次烧起了大火——“诚信之火”,向千千万万的消费者发出了诚信宣言。

    在王振滔以质量打响品牌知名度的时候,有人则以规模扩大品牌影响力。

    1996年,温州遍地丛生的家族企业中诞生两个异类:报喜鸟和庄吉。二者由家族企业演化,最终超越家族企业轨迹,在早已波澜不惊的温州城掀起涛声。

    报喜鸟前身是温州三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小型家族企业:吴真生的报喜鸟服装公司,吴志泽的纳士服装公司与奥斯特服装公司。“规模扩大就一定要寻找家族之外的更多经营资源才能做强、做大,股份合作是条很好的途径”,吴真生和吴志泽不谋而合。他们注销掉原来三家企业,重新注册组建规模庞大的报喜鸟。

    吴志泽和吴真生运筹帷幄之际,瓯江南岸的一个房间内,密谋悄然进行。乃至于事隔数年,吴邦东仍然清楚地记得:6月的一天,郑元忠、陈敏和我,三人坐在一起,商量着合办一家大规模的服装集团。

    1996年,从温州大学国际财贸系进修回来的郑元忠创办了“威丽斯”西服,公司发展势头良好;陈敏身为温州华联西服厂掌门人,担任温州服装商会的副会长,正进修浙江大学成人专修班;而吴邦东在郑元忠创办的精益开关厂成为了优秀厂长,并取得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管理专业毕业证书。和报喜鸟的故事走向如出一辙,三人商量的结果:重新注册新集团,组建温州服装界龙头。

    通过发展小股东,郑元忠将自己的股份稀释,使三人股份维持在相等水平,而陈敏出任董事长,成就了一段“庄吉让贤”的佳话。之后,郑元忠在竞争较小,利润较大的中、高档服装市场开辟空间,以西服为龙头产品,带动衬衫、皮鞋、领带、皮带等配套产品的发展,独领风骚。

    在走寻常路的周成建眼中,品牌不再是产品的附属,反过来,品牌能够诞生产品,带动企业发展。美特斯邦威的成功,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财富梦·温州大变局简介 >中国财富梦·温州大变局目录 > 第三章 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