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铁皮房”都在楼顶?
    没有研究过香港的穷人,过去我完全不清楚香港有一种“出租公屋”的政府行为,这种行为是政府考虑“真正有需要但又无力负担私人楼宇的家庭”,为他们提供的廉价出租房。截止到2003年年底,全香港大约有210万人居住在由“香港房屋委员会”以及“香港房屋协会”管理的简易的“公屋”之内。那些成片的“公屋”叫“屋邨”。

    2005年上半年,我把香港的东西南北刚刚大致搞了个明白,就开始琢磨着找朋友,请当地人带我去看看“公屋”,可是香港的“富人区”,那是美国的“比弗利山庄”,即使不开放,对游客也有吸引力;但“穷人区”就不一样了,怎么说也是香港的“家丑”,谁会愿意给我做这样的“向导”?

    没办法,我只有去求前文我已经提到了的那位好心的“碧姐”,“碧姐”听了我的请求,先是一愣,说:没事你到香港去看穷人干吗呀?但是想了一下很快就露出同情,知道我不是“嫉人有、笑人无”的轻薄之辈,知道我要去看穷人,是作为一个内地的记者想了解一下真实的香港,就同意,答应带我去。这样有一天她陪着我先来到了九龙“牛头角下飾”二区,这个小区有7栋“公屋”,1967年建造,是一片标准的“屋邨”。

    我走进“屋邨”,发现一座座“公屋”从外表上看起来很像封闭的大厂房,只是比厂房更高,一般都有小二十层。再进“公屋”,感觉就是北京的“筒子楼”了,只是走廊更长、更宽,干干净净的,两侧不知道为什么连一扇窗户都没有。好心的“碧姐”为了能让我进到“公屋”的住家里去看一看,在我们到来之前就已经帮我找到了一位她认识的老人,这位老人从“公屋”建成到今天一直都住在16层的一套“中号”房间内,而“公屋”因为由政府统一建造,一般只分大、中、小三种号型:大号的有20平方米出头;中号的有16.5平方米;小号的只有10平方米左右。据老人回忆,当年香港的人口急速膨胀,好多人都缺房子住,像他家那样,妻子,三对儿女,两代人已是“8口之家”,才有资格向政府申请租用“中号”的房间,租金大约是每个月480元。

    “中号?一家8口?就住在16.5平方米的房子里?那怎么住?床都放不下?”我不是故意装出来的吃惊。

    老人说:“啊,搭上下铺呗,那就不错了。当年好多人排队还要等很长的时间!”

    我随老人进了屋,他的家基本上还是当年的老样子,屋里绝对没有双人床,只有一排靠墙摞起来的双层床,更没有沙发,一个吃饭的小饭桌,两把已经很旧了的小椅子,儿童化气息十足,黑黄黑黄的墙壁上还挂着他们一家人当年的“全家福”,儿女围在父母身边有一大堆。老人很乐观,虽然看得出他们家过去的日子很苦,但是到如今他也没有抱怨,只是见我进了屋连个正经的坐的地方都没有,一个劲儿地说不好意思。我急忙感谢:“不用坐,不用坐,能让我进来看看就很好了。”他也就不客气,又把我带到了阳台,自豪地说:“看,这个阳台只有不到3平方米,是我自己改造的,左边是厕所,当然,里面一个人转身都费劲;右边是厨房,当年我们一家人,洗菜、做饭、晒衣服都挤在这么一小块窄窄的空间……”

    离开“牛头角下邨”,那天我感慨唏嘘,问“碧姐”:“这地方是不是就是香港人住的最差的房子了?”“碧姐”摇摇头,拉长了声音说“不——是”,“公屋”应该还是比较好的,除了“公屋”,你没听说过香港还有“木屋”、“铁皮屋”甚至“笼屋”?要是你还想看,我就再带你去。说着就拉我钻进了一辆出租车,再下车,我们已经来到了深水埗的南昌区。“碧姐”说:“行了,这下你可到了香港最穷的地方了,就是这一片:长沙湾、鸭寮街、桂林街、基隆街,自己看吧,看看香港的穷人到底住的什么样儿!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晚来香港一百年简介 >晚来香港一百年目录 > “铁皮房”都在楼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