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卷入时代洪流的“红二代”
    任志强对政治政策的热情,也许与他本人的出身和经历有关。从上山插队到下海创业,他几次命运的巨大改变,都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

    1951年3月8日,任志强出生于一个典型的红色家庭。任志强的父亲叫任泉生,1918年7月生于山东省掖县,2007年8月在北京过世,当时新华网发了通稿。据新华网介绍,任泉生1937年参加革命,曾是新四军干部,新中国成立前担任过中原局税务局局长,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商业部副部长;母亲在“文革”后期主管北京副食、烟酒等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在当时,属于高干家庭。

    任志强初中就读于北京35中学,这是当时干部子弟比较集中的中学。据他的同学赵晓航回忆,任志强当时的家位于西城区平房区,是一个独立院子,红漆大门,车能开进去。平房外表看不出什么,但里面装修是西式的,铺着木地板,安有暖气。

    任志强说,他家当年生活其实是相当困窘的。家里人口多,有任泉生父母以及四个孩子。任泉生夫妻两人的工资,不仅要养活家里六口人,还得接济在河南的任母兄弟等亲戚。任志强记得,他母亲总往老家寄钱,“河南省在20世纪50年代末的三年困难时期是全国饿死人最多的地方,如果不靠他们寄钱,可能我舅舅他们都死了。”即使现在他母亲已经90高龄了,仍保持着寄钱这一习惯。

    任志强小时候去照全家福,穿的都是破衣服、露脚趾的鞋。他们的衣服都是哥哥姐姐的衣服接一接袖子、裤腿,打上补丁就接着穿。他说当时整个国家都在挨饿,没有一个家庭不挨饿,只是饿的程度不同。他每顿都吃不饱,早晨是稀粥加一片窝头,中午是红薯面、高粱面的窝窝头。

    在父母被打成右派之后,家里日子更加难过了。

    回忆起母亲,他的表情柔和了一些,语气平缓:“我的母亲是一位马列主义老太太。”他身体前倾靠在桌子,右手肘支在桌面上,手握成拳头抵着头。时不时,陷入深思中。他对母亲最深刻的印象是,当红卫兵冲到家里来时,母亲手握着刀拦在门口,保护背后的儿女。他还记得当时缺粮,家里人每逢吃饭,一碗饭要用筷子分成两半,每人半碗。任志强竖起右手食指,斜着虚划了一道线:“我母亲下筷子是斜着划的,这样表面上看是两半,实际上我那一半饭量比她多。”

    在2010年5月18日的采访里,我问他是否从小缺少母爱,任志强矢口否认了这一点:“我没有说,是潘石屹说的。我的父母他们平常为了工作把我们放在保姆家里,潘石屹就说我缺少母爱。这是两回事,我认为恰恰是一种爱。他们爱更多的人。”

    但我找出了2009年10月11日采访任志强的录音,他是这样说的:“我很悲哀,我从小没有父爱母爱,都是别人在带我。潘石屹认为交给警卫员带是自豪的事,我觉得是悲哀,没有母爱。父母在战场上,孩子只能交给警卫。从我的角度,我最需要的是母爱。从小部队今天走到这,明天走到那,我跟着到处跑。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他的角度当然羡慕我。”

    潘石屹和任志强是截然相反的两个人。一次,潘石屹、任志强和曹景行一起参加电视节目,谈各自的“六一”,潘石屹告诉我:“曹景行年龄最大,他是在大上海生活的,所以他的感触,我是一点感受都没有。任志强家是高干,他家的桌子都贴着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标签。我说我小时候家里没有桌子。”

    任志强说:“潘石屹家再穷,一张破床也是他私人的。当时国家公务员都是供给制度,我家里穷得连自己的一张床都没有,都是公家的。1988年改革,我家惨得很,桌椅板凳那些破东西扣了我父母几年工资。我宁愿扔了再买,但就是不行。”

    “文化大革命”和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冲击了这个家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人生·中国首部商业领袖集体传记简介 >人生·中国首部商业领袖集体传记目录 > 卷入时代洪流的“红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