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章
引子
    朱新礼正是农村改革的受益者之一。1981年前后,他承包了村里的一辆解放牌汽车,将沂蒙山区的苹果拉到南京、上海去卖。家里穷,但头脑灵活的他从小学二年级就不再向家里要钱读书,暑假去山里挖中草药、爬树上捡蝉蜕、翻石头抓蝎子,把这些卖到供销社,换来一年几元钱的学费。一车苹果大概能让他赚上几百元运费。有了钱,他接连买了两辆车,带上四个徒弟,轮流开着三辆解放车跑水果运输。1983年,他就赚了30多万元,成为沂蒙山区第一个在家里装电话的人。

    史兆兰是黄土高原上的一名普通果农。

    五月的阳光灼烧着黄土高原。灰黄的泥土轻轻一捏就变成纷纷洒洒的干粉。50岁的史兆兰正在自家的苹果园里仔细巡视每棵苹果树,若果树树皮有腐烂的地方,他得用小刀刮掉,并涂上防治果树腐烂病的药。

    他穿着洗得起了球的、印着“基尔乐饲料”的红色t恤和卡其色的裤子,脚上踩着沾满黄土的黑色敞口布鞋。高原上暴烈的阳光和常年的田间劳作,让他肤色呈现泛红的古铜色。他头发花白,根根冲着天,脖子上绷着几条凸起的青筋;下垂的眼角透着隐隐的愁苦。

    这是一棵主干只有齐胸口高的苹果树,向四面横逸出五六根碗口粗的分枝。史兆兰攀着一根高过头顶的树枝,抬高腿,一脚踩在齐腰高的横枝上,使劲一蹬,跃上了苹果树。他的右腿伸直,抵着主干与横枝分叉的地方,稳住身体重心。他弯着左腿,蹲伏在树枝上,小心翼翼地拨开树叶。他的右手戴着已经磨出好几个窟窿的白色棉纱线手套,拿着镶着木头把柄的小刀,一刀、一刀地刮去黑色的腐烂树皮,直至露出黄褐色的树干来,再用小刷子涂上药水。

    每天早晨六点,他来到这个位于山西运城市万荣县高村乡高村的苹果园开始劳作,一直到上午十一点再回家吃饭。下午四点,他继续在果园工作到七点。这个年产量3.5万千斤的苹果园,全年就靠着史兆兰夫妇俩打理。

    1987年起,高村的农民开始种植苹果。当地天太旱,一亩土地才出产小麦几十斤。种粮食靠老天,老天不下雨就没指望了。史兆兰家的苹果是1993年种下的,三年挂果,第四年开始有收成。

    史兆兰算了一笔账,水两元一立方,一亩地一次浇水要120立方水,一年浇三次水,每年每亩地浇水费用720元。另外,每亩地化肥、农药费用是400元,加上杂七杂八的费用,一亩苹果地的成本约1300元,收入约四千多元。史兆兰家的果园七亩地,年毛收入是三万多元,利润大概是两万元(不算人工费)。

    他的儿子在运城一家印刷厂打工,一个月工资1000元左右。史兆兰是家里的经济支柱。2010年他养了五六十头猪,赚了1000元。但喂猪要看运气,2009年他养的猪得了口蹄疫,死了不少。地里没活的时候,他还外出打零工。

    万荣县总共种植了70万亩苹果,绝大多数种植户都是像史兆兰这样的农民。2005年前,万荣县50万亩苹果找不到销路,最低卖到五六分钱一斤,堆积如山的苹果烂在地里了。

    2005年是个分水岭。这一年,汇源在万荣投厂。史兆兰,一个普通的果农,命运因另一名从沂蒙山区走出的农民企业家而改变。他的3.5万千斤苹果,有一万多斤红富士鲜果以1.3元一斤左右的价格卖给了水果商,剩余的两万斤秦冠、花冠等口感差一点的苹果卖给了汇源,大约七毛钱一斤。“有一个保底的价,不愁卖不出去。”史兆兰说。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人生·中国首部商业领袖集体传记简介 >人生·中国首部商业领袖集体传记目录 > 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