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卷六
南流出城,源阔五寸、深一寸。”古芮城,在县西二十里,按《泰誓》注云:“周自虞芮质厥成,诸侯并附,芮伯作旅。”《巢命》注云:“芮伯,周同姓,圻内之国,为卿大夫。”《左传注》云:“芮国在冯翊,临晋县也”。古魏城,县北五里。按《左氏传》曰:“霍、杨、韩、魏,皆姬姓”,又《毛诗?国风》云:“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刺魏地狭隘,人多机巧,其君俭啬而褊急,卖圃之菜,食园之桃,以理国人焉,省赋税、尚车甲。北瞰汾水、东临晋境。至鲁闵公元年,为晋献公所灭。晋作二军,毕万为右,灭魏,遂以赐之。卜偃曰:“毕万之后必大。”万,盈数;魏,大名也。三卿分晋,万之子孙复为魏国,后为强秦所逼,东迁于梁。魏有公子无忌,用侯嬴之计,使朱亥袖锤杀晋鄙而夺其军,北救赵。后,秦伐魏,信陵君自赵率五国之兵大破秦军,退至函谷。至始皇二十二年,灭其国以为郡县。其城周回八里,年代绵远,遗址犹存。毕万墓,在县东北一十三里,按《地理志》云:“魏城东五里,有魏之始祖墓,高一丈。”段干木墓,在县东北一十五里,按《史记》:“魏文侯过段干木之庐,必式卒,葬故魏城东。”坟高三丈,有祠存。唐贞观十年勅禁樵采。郄芮墓,在县西三里,按《左传?僖公二年》:“四月,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瑕甥郄芮焚公宫,不获公,乃如河上,秦伯诱而杀之。”葬于此,子缺服丧营坟三年。初,臼季使过冀,见芮之子缺耨,其妻馌之,相敬如宾。与之归,言诸晋文公曰:“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请用之。”公曰:“其父有罪,可乎?。”对曰:“舜之罪也,殛鲧;其举也,兴禹。《诗》云:‘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君取节焉可也。”文公乃命缺为下军大夫,复与之冀,还其父故邑,今晋州冀氏县是也。

    平陆县,北五十里,旧十二乡今五乡,本汉大阳县地,属河东郡。后汉改为河北县地,属亦不改。后魏太和十一年,自今芮城县界故魏城移河北郡理。周武帝天和二年省大阳县,仍自故魏城移河北县于郡理。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县属陜州。唐天宝元年,陜州太守李齐物凿三门山,路所通深,便于漕运,于所开渎中得古铧鉏,甚大,上有古篆‘平陆’二字,由是其年二月改为平陆焉。吴山,俗谓虞坂,自上及下,七山相徙,在县北五十里。《汉?地理志》:“大阳县西有吴山。”即吴坂也。楚客谓春申君曰:“昔骐骥驾盐车上吴坂,迁延负辕而不能进,遇伯乐解而骤之,于是俯而喷、仰而鸣,以伯乐之知己也。今仆居轭之日久矣,君独无意使仆为君长鸣乎?”闲原,《诗》云:“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毛苌注云:“虞芮之君相与争田久而不平,乃相谓曰:“西伯仁人,盍往质焉。”及境,见行让路,耕让畔,咸相谓曰:“我等小人,不可以履君子之庭。”乃相让所争之地以为闲田而返,天下闻之,归周者十余国。原在县西六十里,东西七里、南北十三里。颠軨坂,今谓之軨桥,在县北四十里,即《左氏》“冀为不道,入自颠軨”。黄河,去县二百步。傅说祠,在县东北二十里,《尚书》:“高宗梦得说,使百工营求诸野,得之傅岩。”注云:“傅氏之岩,在虞、虢之界。”《水经注》云:“沙涧水北出虞山,东南径传岩。”今穴在隠窟,即水西悬崖,去水一丈立祠焉。咸亨二年诏修傅说祠,以少牢致祭。沙涧,在县东三十里。《水经注》云:“沙涧水北出虞山,东南径傅岩,歴傅说隠室,俗名圣人窟。’故虞城,在县东北六十里,按《地理志》:“吴山有城。”《左传》:“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即此城也。鄍城,在县东北二十里,《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曰:‘冀为不道,入自颠軨,伐鄍三门。’”《杜注》云:“河东大阳县有颠軨坂。”又注云:“冀伐虞至鄍,鄍,虞邑也,其城周回四里。”瑟瑟窟,在县西北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太平寰宇记简介 >太平寰宇记目录 > 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