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卷七
。唐武德四年复为长社,改为许州。望烟山:无峰岫,高岳围王思政于此,置烽燧,因有望烟之号。南、北玉山:高岳、慕容绍宗围颍川,筑此两山窥望城中。高阳里,在州城西门内道南荀氏家,传荀淑有子八人皆贤,其地旧称西豪里。颍阴令范康曰:“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荀公亦有才子八人。”乃改西豪为高阳里。时同郡人陈寔为太丘长,奕叶贤德往诣荀门,陈君使、元方为御,季方从后,孙子长文尚幼,抱之于膝,君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自余六龙侍侧,孙文若犹小,坐之于懐,言语三日,德星为之聚。太史奏曰:“五百里内有贤人集,故德星为之聚。”因名其曰德星乡,今郡城西南故宅是也。犬城,郑公孙射犬城。长箱城,东魏行台清河王高岳率众围西魏将王思政,因筑此城,以车箱为楼,因名长箱城。故陶城,东晋陶侃征杜詜,于此屯军,因筑此城,在今县西南。故鲁城,《左传》:“郑伯请以泰山之祊易许田而祀周公。”即此城也。狼沟,《左传》所谓“楚子师于狼渊”也。灵泉,《九州岛要记》云:“许昌灵井亦曰灵泉,今石砌方正,水旱民必祷焉。”张骞冢,汉武帝使寻河源,封博望侯,今郡有冢存。颍水,在县西南三十里。《地理志》:“阳干山,颍水所出,东至下蔡入淮。”德星亭,在县西北一里,《汉杂事》云:“陈太丘父子相聚之处。”晁错墓,在县东北二里。错,颍川人,汉御史大夫,请削诸侯地者,郡有冢存。斗鸡亭,在县东北五里,唐开成中亷使杜誴筑。荀爽兄弟八冢,在县东北七里。爽本颍川人,今地名荀村,里名高阳,神道碑存。灌夫冢,在县北三里,为汉将军。《颍川记》云:“颍水出,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无何,颍水色变,果为族灭。七星井,各方七步,俗云:‘汲一井,则余井水皆动。’五井在县东北二里,二井在县正北二里。瀷水经县西,俗谓之勅水,源出大騩。大騩山,唐和元八年,雨水摧其山而出,流荡居人,溺死者千余人。

    长葛县,北六十里,旧二乡今九乡,古郑邑也。《春秋》谓:“宋人伐郑,围长葛。”俗亦呼为长井城,汉为县,属颍川。沙水,《尔雅》云:“濄为洵,颍为沙,汝为濆,即此水也。”东偏城,在县东北五里。《左传》:“齐、郑伐许,许庄公奔卫,齐以许与郑,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又使郑大夫公孙获处许西偏。”今有东、西两城。故颍国城,在县西一里,颍侯之国也。盖春秋时长葛之地,宋人伐郑,围长葛,即此也。县理长箱城,东魏武定五年清河王岳率众围西魏将王思政于颍川,因筑此城,初以车箱为楼,因名长箱城。隋开皇六年,乃于此立县。长社故城,在县西一里,西魏大统十三年诏遣河南行台大都督王思政进据颍川,东魏遣将清河王岳率众十万围颍川,思政不与战,岳造堰,引洧水以灌城,十五年,颍川城陷,水自东北入城,思政为岳所执,即此城也。锺繇台,在县西十里。魏东武亭侯锺繇学书台在繇故宅中,今台址尚存,又有锺繇冢。陈寔冢,在县西三十五里,汉太丘长之冢也。《陈氏家传》云:“纪堪以下八十六墓三十六碑,并在长葛县陉山之阳。”又有庙存。

    临颍县,东南六十里,旧七乡。汉县,属颍川郡。今县在临颍皋上,颍水东岸,俗谓之临颍皋,其实冈阜也。隋大业四年,自故城移于今理,开皇三年罢郡,以县属许州。唐建中二年属溵州,贞观二年州废,依前,属许州。临颍皋,东西长五十里,即龙脾冈也。《嵩高山记》:“嵩山东南三百里有龙脾,其地沃壤可居。”即此也。今临颍县理在此冈上。颍水,西北自长社县界流入。繁昌城,《魏志》:“文帝行至曲蠡,乃为坛,于繁阳受禅,改元曰黄初,以颍阴之繁昌亭为繁昌县。”坛前有二碑:一是百官劝进,一是受禅碑,并锺繇书于后。其碑六字生金,论者以为司马金行,故曹氏六世也。青陵台,《水经注》云:“颍水东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太平寰宇记简介 >太平寰宇记目录 > 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