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卷二十
乎之罘”是也。其山在海中,山东南海水中有垒石。俗传云武帝造桥,有两石铭仍在。山高九里,周回五十里。召石山,在县东八十五里。《三齐略记》云:“始皇造石桥渡海观日出处,有神人召石,下城阳一十三山石,遣东下,岌岌相随如行状,石去不驶,神人鞭之,皆见血。今验召石山之色,其下石色尽赤焉。铁官山,在县西百四十里。按此山去牟平县百里,铜铁之处犹存。汉置铁官。石桥海神,在县南六十里,县北百里,县东百八十里,三面俱至于海。县东北海中,有秦始皇石桥。伏琛《齐记》:“始皇造桥欲渡海观日出处,海神为之驱石竖柱。始皇感其惠,通敬于神,求与相见。神曰:‘我丑,莫图我形,当与帝会。’始皇从石桥入海四十里,与神相见,帝左右有巧者,潜以足画神形。神怒,曰:‘帝负约,可速去。’始皇转马,马之前脚犹立,后脚随崩,仅得登岸。”今验成山东入海道,可广二十步,时有竖石往往相望,似桥柱状。海中又有石桥柱二所,乍出乍入。俗云:“汉武帝所作也。”东牟故城,在县西北十里。汉东牟县地,属东莱郡。有铁官、盐官。高后六年,封齐悼惠王子兴居为侯,至宋省。通路:西北自黄县界,更经乌趣、石阜二山之间,又东经县理,东达于海。海东诸国朝贡,必由此道。文登山,在县东二里。古老相传:“秦始皇东巡,召集文人登此山,论功颂德,因名。”鸺鹠山,在县东南二十里,此山常有鸺鹠栖止。石门山,在县东南八十里,山有二石耸立,高二丈,东西相去一丈,望之如门。五垒山,在县南五十里,其山南北成行,入海如垒焉。白鹿山,在县北四十里。唐神龙三年,白鹿复见,刺史毕元恺入进。鸡鸣岛,在县东北一百三十里。晏谟《齐记》云:“不夜城北有鸡鸣岛。”昌阳汤,在县西南四十里,周回十二步,南流入黑水。此县都有温汤七所。秦宫,在县东北百八十里。古老相传云秦始皇所造,东、南两面临海,南有七井水。望海台,在县东北一百八十里,古老相传,始皇在成山,垒石造此台望海。伏琛《齐记》云:“始皇欲渡海,立此石标之为记。”成山,《史记》:“始皇二十八年,行郡县,上泰山,乃并渤海以东,过黄腄,穷成山。”《郊祀志》:“齐有八祠,成山为日主。”斥山,《尔雅》:“东北之美者,有斥山之文皮焉。”昌山,按宋《永初山川记》云:“昌阳县有昌水。”《郡国志》云:“昌阳县有巨神岛,有祠,能兴云雨。崔琰避黄巾贼于此山。”不夜城,即春秋时莱子所置邑。以日出于东,故以“不夜”为名。汉县,属东莱,在今县东北八十里,有不夜故城,有成山祠。莽曰“夙夜”,后汉省并。昌阳故城东北五十里有鸡鸣岛,即海也。育犂,汉立县,后汉省并,入牟平,盖在今郡东南一百二十里港水侧近。以地良沃,故以育犂名邑。腄:音锤,汉县,省并牟平。按《汉志》注云:“东莱腄县有之罘山祠,并丹水所出,东北入海是也。”盖在今县西七十里清阳水侧近,与海畔之罘山相对。海牛岛,《郡国志》云:“不夜城北有海牛岛,无角,紫色,足似龟。长丈余,尾若鲇音黏鱼,性捷疾,见人则飞赴水,皮堪弓鞬,脂可燃灯。”海驴岛,岛上多海驴,常以八九月守此岛上乳产,皮毛可长二分,其皮水不能润,可以御雨。时有获者,可贵。

    黄县:西南五十三里,旧十七乡,今三乡,古莱子国都于此。汉县,属东莱郡。莽曰意母。故城在今县东南二十五里,故黄城是也。高齐天保七年,移于今理。唐武德四年,属牟州。神龙三年,置登州,黄县割属焉。按《汉书》云:“秦欲伐匈奴,运粮,使天下飞刍挽粟,起于黄、腄、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锺而致一石。”黄即今黄县,腄即今文登县,汉并属东莱郡。北河,朔方以北。六斛四斗曰锺。计道路所费,凡用百九十二斛,乃致一石。

    故黄城:在县东南二十五里,古莱子之国。《春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太平寰宇记简介 >太平寰宇记目录 > 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