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卷四十
烈公。少子源至孝。温庭筠:太原人。彦博子。乔林:太原人。拜相八十日。张楚金:太原人。秋官尚书。

    土产:梨。贡。马鞍。贡。甘草。龙骨。牲生石。柏子仁。黄石铆。葡萄。贡。人参。矾石。铁镜。《隋图经》云:“榆次龙骨、交城矾石并充贡。”

    阳曲县。旧十六鄊,今十四鄊。本汉旧县也,属太原郡。《晋地记》云:“黄河千里一曲,此当其阳,故曰阳曲。”按:旧阳曲,今忻州定襄县是也。后汉末,移于太原县北四十五里,阳曲故城是也。《后魏书?地形志》:“阳曲,属永安郡。”仍移今县南四里阳直故城。隋开皇六年,改为阳直县。十年,又移于今县东北四十里汾阳故县。十六年,改阳直县为汾阳县,因汉旧名也。炀帝又改为阳直县,移理木井城,即今县理是也。唐武德三年,又移于今县西十五里;分置汾阳县属幷州。七年,省阳直县,改汾阳为阳曲县,因汉旧名也。皇朝为郭下县。方山,在县东六十里。汾水,西自交城县流入,经县西南,去县三十里,又东南入太原县界。狼孟故城,在县东北三十六里。《史记》曰:“始皇十五年,大兴兵至太原,取狼孟。”是也。汉以为县,属太原郡。晋末省。按:城左右狭涧幽深,南面大壑,谓之“狼马涧”;旧断涧为城,今余壁犹存。故盂城,汉盂县也,本春秋晋大夫祁氏邑,在县东北八十里。《左传》曰:“晋杀祁盈,遂灭祁氏,分为七县,以孟丙为盂大夫。”汉以为县。石岭镇,在县东北七十里。干烛谷,即羊肠坂也。

    平晋县。北三十里。旧二十五鄊,今十四鄊。本汉晋阳县也,属太原郡。至后魏并不改。按:此前晋阳县理州城中,高齐武成河清四年,移晋阳县于汾水东,今太原县理是也。武平六年于今县理置龙山县,属太原郡,因县西龙山以为名。隋开皇三年,罢郡,置幷州。十年,废龙山县,移晋阳县理之。大业三年,罢州为太原郡,县仍属焉。皇朝平伪汉,其太原城中晋阳、太原二县并废为平晋县。

    悬瓮山,一名“龙山”,亦名“结绌山”,在县西十二里。《山海经》曰:“悬瓮之山,晋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汾水。”又《郡国志》云:“悬瓮山,多鮆鱼,食之不骄。”又有子推祠,在山西。蒙山,在县西北十里。《十六国春秋》云:“前赵刘聪征刘琨不克,略晋阳之人踰蒙山而归。”即谓此也。今山上有杨忠碑,忠为周将,讨齐战胜。隋开皇二年,追纪功烈,始建此碑。忠即文帝之考,谥曰:“武元皇帝。”石室山,后魏《兴国土地记》云:“太原郡,山有石室,方一丈四尺,四壁有篆字,人莫之识。”婴山,隋《图经》云:“婴山,为幷州之主。”介山,有子推庙,甚灵。汾水,自阳曲县界流入,《水经》云:“汾水东南过晋阳县东,晋水从县南,东流注之。”又隋《图经》云:“汾水所经立石谷,谷口有石,孤立水内,高十余丈。”晋泽,在县西南六里。隋开皇六年,引晋水漑稻田,周回四十一里。护甲水、滹沱河,皆幷之水名。晋水,在县西南。《水经注》云:“晋水出悬瓮山,东过其县南,昔智伯遏晋水以灌晋阳城,不没者三版,后人踵其遗迹,蓄以为沼,沼水分为二派:北渎,即智氏故渠也,其渎乘高,东北注入晋阳城,以周灌漑。东南出城,注于汾水。其南渎于石塘下伏流,东南出晋阳城南,又东南入于汾。”今按:晋水初泉出处,砌石为塘,自塘东分为三派:其北一派名:智伯渠,东北流入州城中,出城入汾水;其次派东流经晋泽南,又东流入汾水,此二派即郦道元所言分为二派者也;其南派,隋开皇四年开,东南流入汾水。洞过水,东自太原县界流入,西入于汾,晋水下口也。《水经注》云:“刘琨为幷州,刘元海要击之,合战于洞过。”即是此水。今按:此水出沾县北山,沾即今乐平县也。水经县西南二十五里入汾水。旧府城,故老传晋幷州刺史刘琨筑。今按:城高四丈,周回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太平寰宇记简介 >太平寰宇记目录 > 卷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