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卷四十七
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县属绛州;十八年,改为稷山,以县南稷山为名。唐末,属河中府。后唐同光二年,割隶绛州。稷山。在县南五十里。《左传》曰:“晋侯理兵于稷,以略狄土。”杜预注:“今河东闻喜县西有稷山。”即此地也。汾水。东自正平县界流入,在县南五十里。玉壁故城。在县西南一十二里。后魏大统四年,东道行台王思政表筑玉壁城,因而自镇之;八年,高欢寇玉壁,思政有谋略,攻竟不克。即谓此。稷祠。在县南五十里稷山上。清原城。《冀州图》云:“在县西北二十里,晋文公搜作三军之所。”羲和墓。在县东北十七里。尧时,羲氏、和氏掌天地之官。

    绛县。东南八十里。旧十乡,今四乡。本汉闻喜县地,自汉迄晋同。后魏孝文帝置南绛县,其地属焉,因县北绛山为名,属正平郡。孝庄帝改属南绛郡,县理车箱城,今县南十里车箱城是也。恭帝去“南”字,直为绛县。开皇三年,罢郡,改属绛州。武德元年,自车箱城移于浍州;四年,废浍州,属绛州。教山。今名効山,亦名罩山。在县东南八十五里。《山海经》云:“教山。其山多玉而无石,教水出焉。”备穷山。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出铁铆,穴五所。绛水。一名沸泉水。出绛山东谷,县流奔壑一十丈许,青崖若点黛素,湍如委练,极为奇观。水西北注于浍。《史记》称:“智伯率韩、魏引水灌晋阳,不没者三版。智氏曰:‘吾始不知水可以亡人之国,今乃知之。汾水可以浸平阳,绛水可以浸安邑。’于是,韩、魏之君共杀智伯。”水在县北一十四里。晋文公墓。在县东北二十里。《左传》曰:“文公卒,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唐贞观十一年,诏致祭,禁樵苏。太阴山。在县东南十里。崖壁峭絶,阳景不到,因曰“太阴”。绛山。在县西十八里。西入闻喜县界,东距白马山。圣水。在县西十里。疾者饮辄愈,耆老相传云:后魏太和六年,土人杨斛因耕,忽有三泉,黯然不流,汲一泉,二泉辄动,亦如苦县九井,汲一井而八井泉动,即此类也。古里车箱城。去县东南十里。在太阴山北,四面悬絶。西魏大统五年,修其城,东西长形如车箱,因名。禹庙。夏禹之庙,始皇庙亦在此。禹台。夏禹之所立。璇台。琼室。在城南门,夏桀造。

    垣县。东南一百一十里。旧六乡,今四乡。本河东郡之县名,其地即周、召分陜之所。今县东北六十里,有邵原祠庙下古棠树。《春秋》襄公二十三年:“齐侯伐晋,取朝歌,为二队,入孟门,登太行。张武军于荧庭,戍郫邵。”杜注云:“晋邑。”《晋书?地理志》云:“汉属河东郡,后魏献文帝皇兴四年,置邵郡于阳壶旧城。”西魏大统三年,置邵州,移于今所。隋大业三年,废邵州,置垣县,以其地近故垣城,因以名县。义宁元年,置邵原郡。唐武德元年,改为邵州;贞观元年,州废,县入绛州;龙朔二年,隶洛;干封二年,还绛;天授三年,却属洛;长安二年,还绛;贞元三年,入陜;元和三年,又归绛。王屋山。在县东北,沇水所出。鼓钟山。在县东北六十里。《山海经》云:“鼓锺之山,帝台之所,以觞百神。”黄河。孟津水。在县南门五步,从平陆县东雍州谷口,经王屋山至县界。古阳壶城。南临大河。《左传》:“襄公元年春,晋围宋彭城,晋人以宋五大夫在彭城者,归寘诸瓠丘。”杜注云:“晋地,河东东垣县东南有壶丘。”《水经注》云:“清水又东南,径阳壶城东,即垣县之壶丘亭也。”古清亷县。在县西北五十二里。后魏割闻喜安邑东界之人于清亷山北,置县,隶邵郡。隋大业二年,废。唐武德元年,复置;九年,废。古亳城。在县西北十五里。《尚书?汤诰》:“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诞告万方。”即此也。古皋落城。在县西北六十里。一名倚箔城。按:《左传》闵公二年:“晋侯使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杜注云:“赤狄,别种也。”《水经注》云:“清水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太平寰宇记简介 >太平寰宇记目录 > 卷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