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卷六十三
。故蒲领城:汉县,在今县北三里,蒲领故城是。后汉,省并蓨。按《水经注》云:“今沧州鲁城,县北六十里漳河西岸,又有一蒲领。人流寓于彼,遂立此城。”后汉既以蒲领并蓨,今阜城北蒲领故城与蓨相近,足明鲁城西界蒲领非汉县也。苻融垒:在县东北二十四里。沙丘:即宅阳城,一名西宅。华阳亭:即嵇康学琴于此。

    武邑县。东北九十里。旧十九乡,今四乡。本汉旧县地,属信都国。后汉,属安平国。晋太康十年,于此置武邑郡。后魏皇始三年,移郡治武强。高齐天保中,省武邑。隋开皇六年,复置。降水:《九州岛要记》云:“武邑县,降水西南自衡水县界而东,经县城西北,过衡漳河,在县北三十二里。”观津丘:在县东南二十七里。东昌故城:在县东北二十八里,汉为县。后汉末,省。观津城:在县东南二十五里。古堤尚存,即六国赵邑也。赵孝成王封乐毅于观津,号望诸君。又汉为县,景帝母窦太后,观津人也。高齐天保七年,废。武强湖:在县北三十二里。

    堂阳县。西六十五里。旧十七乡,今四乡。本汉旧县地。《汉书》:“汉高帝封孙赤为堂阳侯。”即此地,属巨鹿郡。应劭曰:“县在堂水之阳。”按:长芦水亦谓之堂水,县名堂阳,盖取此也。后汉,属安平国。高齐,省。隋开皇十六年,重置,属冀州。晋改为蒲泽。唐复旧名。尧台:《郡国志》云:“信都、堂阳九门城有古台二所,并号为尧台。”长芦水:在县南二百步。

    枣强县。东南六十八里。旧二十乡,今三乡。本汉旧县地。武帝封广川王子晏为侯,即此。《汉书?地理志》:“属清河郡。”按《县道记》云:“今枣强县东北十八里有广川王故城。”慕容垂于此置广川郡。后魏孝文太和十一年,废郡。高齐天保七年,省广川县。因移枣强县理此城,属长乐郡。隋开皇二年,又自故城移枣强于今理。县外城:即羌酋姚弋仲之故垒也。棘津故城:在县东北二十七里。《左传》曰:“晋荀吴帅师涉自棘津。”《史记》云:“吕望,东海人也,老而无遇,卖食棘津。”今故城东北百步有后汉黄门谯敏碑,其文相传云蔡伯喈撰也。高堤:废县,今县东北三十六里有高堤故城,一名雍氏郭城。汉为县,后汉省。平堤废县,汉宣帝封河间献王子招为侯,后汉省。《旧地理书》并失其所在,盖在今县东北高堤城侧近,以界内多古堤,因以为名。枯漳河:在今县东南十里。又东流,入蓨县界。广川故城:汉为县故城。在今县东北。古台:隋《图经》云;“城北一古台,俗传为太公卖浆台。”故枣强城:汉为邑,理故城,在今县西南十五里。后汉省。魏复置。高齐天保七年,自故城移枣强县于今县东北十八里广川城置。隋开皇二年,移于今理。复阳故城:汉县,在今县西南十八里,故城是也。高帝封陈胥为侯,即此。后汉省。莎题:汉为县,后汉省。《旧地理书》并失所在。按《郡国县道记》云:“今在贝、冀、德三州之界。”即枣强地也。

    衡水县。西北四十里。旧十八乡,今三乡。本汉桃县地。隋开皇十六年,于今县置衡水县,在长芦河西则衡漳故渎也,因以为县名。长芦水:在县南二百步。蔺相如台:在县东北十二里。

    蓨县。东北七十里。旧二十乡,今四乡。本汉蓨县,即条侯国也,文帝封周亚夫为条侯。蓨县,属信都国。后汉,属渤海郡。晋改蓨为条。开皇三年,废渤海郡,属冀州。五年,改条县为蓨县,属观州。唐武德亦属观州。贞观十七年,州废,改隶德州。今属冀州。九城:在县西,有邸阁,城内有晋蓨县令鲁国孔翼清德碑存焉。马颊河:经邑界。

    深州

    深州。饶阳郡,今理陆泽县。《禹贡》冀州之域。星分毕宿。战国时属魏。七国时为赵地。秦并天下,为上谷、巨鹿二郡地。汉为饶阳县地,属涿郡。后汉属安平国,桓帝以后为博陵郡。晋为博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太平寰宇记简介 >太平寰宇记目录 > 卷六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