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八
高县。在军东四十里,旧二十一乡,汉县也,属河间国。汉文封韩颓当之邑,莽曰乐成。按:弓高今属阜城县界,弓高故城是也。晋废。隋开皇十六年,复置,移于今理。长庆二年正月,沧州弓高县宜置景州,仍属沧州。周朝废,州县入沧州,寻又废入东光。浊漳水。在故城北三十里,今邑西一里。候井。按《郡国县道记》云:“汉县,旧地理书并失其所在。”以理推之,盖在今弓高县西北三十里房将池侧近。旧传此池水每日再增再减,疑其与相通,又池侧窄小,有似于井,以其增减不失时候,因于池侧置县,谓之候井。岁月既久,今按其水,不复有増减之候。或云“今弓高县即汉候井县”,莫详所的。西光城。《隋图经集记》曰:“后魏孝昌三年,葛荣略取其地,对东光筑之。”
干宁军
干宁军。理冯桥镇。本古卢台军地,后为冯桥镇。临御河之岸,接沧、霸二州之界。幽州割据,伪命升为宁州。周世宗显德六年,收复关南,却为干宁军,仍置干宁县。
领县一:干宁。
州境:东西五十里。南北一百五十九里。
四至八到:南至东京一千三百里。西南至西京一千七百里。东至沧州界二十五里。西南至长安二千七百五十里。西至霸州大城县界二十里。南至沧州界九里。北至东城西湖河一百五十里,河北是幽州界。南至沧州界三十四里。西南至霸州大城界十八里。西北至沧州九十三里。西北至霸州大城县明沟一百五十里。
户:皇朝户:主一千七百八,客二百九十九。
风俗:与沧州同。
土产:潮水所侵,惟生蒲苇。
干宁县。四乡。旧名永安县,与军同置在城下。太平兴国七年六月,改为干宁县。御河。在城南一十步,每日潮水两至。其河从沧州南界流入本军界,东北一百九十里入潮河,合流向东七十里,于浊流口入海水,此水西通淤口、雄、霸等州水路。卢台军古城。在御河南七十步,周回二里,基址犹存。
破虏军
破虏军。古淤口关。周显德六年,收复关南,于此置塞。至皇朝太平兴国六年,割霸州永清、文安县三百一十七户属焉。
四至八到:南至东京一千四百里。西南至西京一千六百五十里。西南至长安二千五百里。东至狼城口三十里。南至文安县五十里。西至霸州五十里。北至幽州二百里。东南至大城界八十里。西南至平戎军七十里。东北至界河三十步。西北至界河二十步。
戸:皇朝户:主三百一十,客八十二。
永济河。自霸州永清县界来,经军界下入淀泊,连海水。平曲子。去军西南二十里。汉《功臣表》云:“景帝三年,封公孙浑邪为曲平侯。”即此也。
威虏军
威虏军。本遂城县。皇朝太平兴国六年置,从县西南至满城县内浮图峰合陵山峰为一路,仍领遂城县。是时修营,掘得石棺一具,上有唐贞观年记,棺有五重:石、铁、铜、银、金,次第冶贮之,中有琉璃瓶盛舍利。本军以闻。冶原作野。
领县一:遂城。
军境:东西六十五里,南北五十里。
四至八到:东至雄州一百里。西至易县七十里。南至保塞军四十里。北至平塞军三十五里。东南至莫州一百三十里。西南至满城四十里。东北至雄州容城县七里。西北至易县界二十五里。
戸:皇朝户:主客一千三百一十。
风俗:同易州。
土产:同易州。
遂城县。旧二十三乡,今四乡。战国时武遂县也。《史记》:“赵悼襄王二年,李牧将攻燕,拔武遂。”是也。本汉北新城县。《汉书?地理志》云:“燕南得涿郡之北新城。”后汉属中山国。《土地十三州志》云:“河间有新城,故加‘北’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