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重温《论语》的财富观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他又是举世公认的世界十大历史文化名人之一。流传至今的是集中记载孔子思想言论的权威著作,是代表孔子思想的经典。一直以来,财富问题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伴相生,儒家学说也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被东方民族世代奉为安身立命的“精神圭臬”。

    我们不妨也从中来管窥孔子的财富观。

    在中有这样的话:“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有媒体学者这样解释这句话,说一个国家如果是“有道”的话,那么这个时候,你却“混”的很差,“没钱”、“没社会地位”,那么你应该感到“羞耻”,因为这说明你或者懒惰,或者无能。在这里,上文说的“道”,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社会秩序是公平的,是真正按能分配的,官员都是廉洁奉公”的“理想社会状态”。

    而如果一个国家是“无道”的,而这个时候你却“混”得很好,就是你“不仅有钱”,而且还有“社会地位”,那么你就更应该感到“羞耻”,因为这说明你取得的“财富和地位”是“来路不正”的,也就是这些财富和地位都是在这个“无道”社会中的“不义之得”。这里的“无道”,说的就是指“社会秩序严重不平等,财富是按权势分配,官员腐败成风。”

    在中国经济发展一日千里的今天,全国上下都在“人人思富,人人奔富”,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且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在我们看来,孔子在看待财富的问题上是持一种中肯客观、科学理性的态度,他给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这已经是大大超越了其所处历史环境的思想范畴,这或许能给处身现代社会的我们不少启迪。

    另外,对于取得财富的手段上,他在《论语·里仁》中也有自己独到的观点:

    “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在社会中,获取财富、追求财富是人人皆有之常情。在求富的过程中,只要手段和方法得当,合理合法,那么我们就认为是理所当然,而对于那些通过非法渠道和方式取得财富的人,整个社会就应谴责他们,我们也要疏远他们。

    这与我们倡导的新时期财富观完全吻合。

    同时他又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则从吾所好。”他的意思是说,“如能致富,哪怕是赶车,我也干;如不能,则随我所好。”这句话,代表了孔子主张经商求富的思想。孔子主张,为了求富,象执鞭这样微贱的工作也不排斥,可见,孔子反对的是不正当的富贵和不合“道义”、“不守信用”的行为,并不反对可富、可贵本身。是啊,求富之心人皆有之,掘富之累人皆有之。这,正是一位走上圣人神坛后的凡夫俗子说的大实话。

    此外,孔子对待财富又进行了反面思考,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孔子说此话的背景语境的原文是这样的:

    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因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温而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文中大(tai)宰是一种官名,又叫“太宰”,其职责是辅佐君主治理国家。

    这段话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

    太宰向子贡问:“孔老先生是位圣人吗?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呢?”

    子贡说:“既然上天让他成为圣人,当然也就会让他多才多艺。”

    孔子听到后说:“太宰了解我吗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揭底山西煤老板简介 >揭底山西煤老板目录 > 重温《论语》的财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