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拯救华源
年中国1000家最大企业集团排名比较:

    诚通的规模小,最大的挑战是,重组华源的资金来源需要贷款。要完成这场蛇吞象的并购大戏,就要求助国家开发银行。

    2004年9月16日,国资委与国开行共同签署《支持中央企业改革和发展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国开行向国资委选定的两家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诚通控股、国开投授信,总授信额度达到500亿元,其中诚通将获200亿元授信。

    诚通提出的重组方案为,利用国开行授信的50亿元贷款,其中25亿元对华源集团进行增资,增资后诚通在华源集团持股比例为50%,另25亿元为专项贷款,以购买华源集团可转股债的形式注入华源,以启动华源的银行债务重组。下一步华源将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已经有意向的境外投资方有3家,分别来自美国、新加坡和印尼。

    诚通聘请了独立审计机构,组成了一个200多人的专业审计队伍,对华源集团以及旗下子公司进行深度审查,准备重组摸底,但是国开行迟迟没有发放贷款。

    国开行对该项贷款有两点分歧:一是解决央企重组资金之困,不应该由国开行承担;二是早前华源也曾经向国开行申请贷款,国开行不贷,现在给诚通提供贷款,让其重组华源,而诚通无论是资产规模、现金流量上甚至还不如华源。

    国开行没有批准给诚通授信的50亿元贷款,注定了诚通最终要和华源集团失之交臂,只是苦了华源,缺血过度却迟迟得不到资金注入。

    华润接盘

    几经波折的华源集团重组终于取得实质性进展,央企巨头华润集团接过了拯救华源的接力棒。

    2005年12月,国资委召开的中央企业工作会议期间,华源集团总裁张俊和华润集团总裁宋林接触,张俊表示了希望华润重组华源的意愿,双方一拍即合。在华源集团拟定的瘦身行动中,华润集团曾有意接手华源纺织板块,此后,宋林积极推动此事。

    华源危机全面爆发后,华润进入华源调研,内部粗算的结果是,重组华源后华润集团总收入有望翻一番,年利润增加6亿元以上。在诚通因收购资金问题退出重组后,华润即把重组方案报到国资委。

    2004年,华润集团在1000家大企业集团中排名22位,总资产1077亿元,营业收入675亿元,旗下拥有6家上市公司。从产业结构来看,华润旗下拥有医药和纺织业务,和华源之间的业务有天然的互通平台;而在资本重组上,华润的经验也很丰富,显然华润比诚通更有实力重组华源。

    华润重组华源的好处是,按照国资委产业整合的精神,在央企队伍里,总资产没有进入行业前三位的企业,将被行业前三位的央企整合,也就是说华润只要重组成功,不仅成为最大的医药巨头,而且可以成为央企医药产业的重组平台,进一步整合还没有进入行业前三名的中国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上海医药研究院等央企医药资产。

    2006年2月16日,华源集团在上海召开董事会及股东大会,会议一致同意由华润集团对华源集团实行战略性重组。国资委副主任邵宁代表国资委在会上对华润提出两点要求:第一,提升纺织产业;第二,打造央企医药平台。

    重组后,华润集团将持有华源集团70%以上股份,华源集团现第三大股东金夏投资集团作为策略投资人持有华源集团不超过30%股份。华润还将托管国资委持有的华源8284.01万股(占总股本9.136%),代国资委行使出资人权力。华源集团将成立“华源集团管理委员会”,具体领导重组工作。

    尽管重组方案没有明确的注资方案,但是各路媒体一致看好:

    一是本次重组是国资委主导,重组领导小组成员由国务院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江山争夺战·中国第一并购战财经纪实简介 >江山争夺战·中国第一并购战财经纪实目录 > 拯救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