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回 为母病舍儿还愿 因歉年卖妻寻妻
人生天地之间,须当以孝为先。
贫贱富贵总由天,不可胡行奸险。
行善天必赐福,恶者宜降祸端。
若能积德行方便,美名万古流传。
《西江月》罢念,引出大清康熙年间一段故事。〔主人〕出在江南樟榆县草鸡套地方,姓赵名便,每日打鱼为生。虽然贫寒,事母至孝。乃父早亡,母亲黄氏抚养他成人,娶妻冯氏,生一子今方四岁,生得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眉清目秀,唇红齿白,祖母爱之如同掌上明珠。这黄氏太太是年迈之人,犹如风中之烛,瓦上之冰霜一样。忽然一日间,身染重病,着床不起。请医服药,医药罔效。赵便至半夜之时在院中焚香,望空礼拜祝祷:“弟子赵便恳求空中过往神灵,保佑弟子母亲病愈,情愿将弟子小儿到娘娘会上祭了火池。”许愿已毕,叩头站起,进房视母之病。亦是孝心感动神佛,母亲病已痊愈。〔赵便〕心中大悦,遂到自己房中,对妻冯氏将许愿之事说明,又言:“咱家寒苦,每日买来食物与母用,其子必分母食。孝母日短,生儿日长,贤妻不可将此事对母言。”冯氏假意应允,只当丈夫所言是虚,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日月如梭,不觉春天已过。已至四月初八日,乃是娘娘庙神会之期。赵便为母许下焚儿之愿,庙离村二里多路,赵便抱起孩儿前去还愿,哄母亲只言前去逛庙,向外而去。冯氏知晓,遂含泪至婆母面前,将丈夫抱儿祭火池还愿之事诉说一遍。黄氏太太一闻此言,只吓的魂不附体,悲悲啼啼。婆媳忙不迭的锁门往外奔走,惊动街邻妇女、老翁等人相随而行。
且言赵便怀抱小儿,不移时来至庙前。进了庙,进殿拈香祝告:“弟子赵便以小儿还愿,求神圣收愿,保佑弟子母亲身体康健。”祝告已毕,叩头站起,遂将小儿向院中火池中一掷。只见香灰一崩,犹如平地打一霹雳,一阵狂风将池中之火及香灰并尘土冲上半空,天昏地暗。风过去,不见小儿那里去了,满庙中人纷纷议论这事奇怪。忽见黄氏婆媳跑进庙来,见赵便在那里发怔,不见小孙孙在何处,必然是被火焚死。黄氏太太就要碰死,那些上会的人及烧香的众人拉着劝解,都说孝心感动神灵,小孩不致于死。忽然一阵大风吹灭火池中之火,定有神圣将小孩送回家去了。他婆媳闻此言,看那火池中,果然灰火皆无,心中半信半疑,只得母子三人一同回家。哪见小孩在家?黄氏太太昼夜想念孙孙。一日冯氏临蓐,双生二子。赵便去埋衣胞,刨出一瓮白银,从此富足。按下不表。
且言山东沂州府兰山县李家庄有一李德,素好行善,夫人颜氏素晓三从四德,夫妻同庚,俱是五十岁。家中田产甚多,银钱广有,粮成仓,柴成垛,就是缺嗣无子。这四月初七日晚上,颜氏劝丈夫纳妾生子,李德大笑,口呼:“夫人你教我老来当忘八鳖?俗言:夫老妻少,女心不足,就要有丑事。传扬出去,于脸面无光了。你我夫妻只可随时以度光阴,修桥补路,济困扶危,天必加护,何必纳宠?”夫妻闲话,入夜就寝。睡至半夜,忽然李德“哎哟”一声,将颜氏从梦中惊醒,忙问:“夫主怎么了?”李德说:“吓死我了!我梦见我同你赴咱庄前奶奶庙中烧香,见一猛虎卧在神橱,故而吓醒了我。”颜氏说:“这也出奇,我梦与你相同。”李德说:“即是同梦,又是梦见猛虎,必然见子。还望你生一子。”颜氏骂:“老天杀的!你盼想儿想昏了心了。我自幼未开怀,还妄想我生养儿吗?莫若天明咱夫妻赴奶奶庙去,一来烧香,二来到庙上看一看动静便了。”夫妻二人又商议那里修桥,那里补路,那里修庙造塔,在家斋僧供道,周济贫穷之事,不觉天已丑末寅出之时,夫妻双双睡着。忽闻窗外有人叫道:“李德,你夫妻还不快去抱恁那儿来,等待何时?”李德夫妻从梦中惊醒,原是一梦。看天已有巳时了,遂穿衣而起。使女送进净面水,夫妻同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