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 第十回
第一回吴总兵泛舟巡海谭粮道设鼓防江
清国兴师伐大明,封疆职守任非轻。将军尽瘁巡江海,一木难支厦屋倾。
北朝牧马下江东,白面书生耀武功。擂鼓扬旗动地震,悬灯植木彻天红。岂无壮士思擒敌,亦有奇材想效忠。何事朝廷行贿赂,仁贤不信国先空。
岁次乙酉春间,明朝江南,年号还是弘光元年。至夏四月廿一日,有吴淞总兵吴升嘉讳之葵者,率舟师巡海,驻营福山大慈寺。是时传闻,湖广反了总兵左良玉,已过九江、安庆;北朝又遣兵南下,山东、淮上皆已破裂,总兵吴之葵统领战船,沿江巡视后,之葵与黄蜚同入太湖,兵败被执,不屈死节。
廿三日,有粮储道谭兼理苏松兵备事,亦出巡到福山,驻大慈寺。时军情孔亟塘报言清兵直捣扬州,沿江一带万分紧急,粮道与总兵商议,下令沿江十里一屯,一里一队,半里设鼓一面,百步植1木一根,昼则扬旗,夜则张灯,江南岸上势若长蛇,金鼓相望。一时鼓无措置,俱着僧道备办,由是庵堂寺院为之一空,竟何益哉。后闻粮道驻江阴,闻清兵渡江遁去。
第二回镇江闸胡马云屯板子畿水师瓦解
铁瓮城高,金山渡阔,长江天堑悠悠。高侯遇害,史老尽忠,清人已入扬州,地惨天愁。见人披甲胄,马骤骅骝,投鞭欲断流,又咆哮进据瓜州。赖郑帅威灵,闽中精锐,巍然南岸停舟。宁知敌计狡,趁火光暗渡貔貅。郑师不战自乱,崩溃势难留。叹南国中兴从此全休。
《长相思》
左帅西来,清兵南下,金陵半壁如丝。奸臣误国,藩镇反分移。可惜靖南殒首,一霎时,散尽熊罴。想今朝,风流江左,新亭泪有谁。后庭玉树,惟日事花酒,如醉如痴。待长戈指阙,放马奔驰。
空说中兴大业,千载后,犹被人嗤。金山上,如麻铳炮,到处悉平夷。
《满庭芳》
高侯遇害二刘降,义勇孤军独激昂。铁马飞腾真铁汉,金丸服蟒备金汤。丹心映日忠臣史,侠节凌霜虎将黄。箕尾高骑归碧落,大明末造植纲常。
《吊黄靖南》
五月初,旬塘报言扬州已破,史阁部阵殁⑧,清兵临瓜埠,镇江只有客将郑采守御。郑曰:“陆地冲杀非我所长,截之江中此我事也。”清兵列阵于半江,发大炮直打到北岸,于是百姓家家户户拈香顶祝,望其死守。至初八夜月黑,忽然北岸火光无数,只道敌人出军严兵对垒,孰知却从上流乘黑而渡,反从背后陆地上发喊杀起,郑采即开船遁走,军资器械丧失殆尽。次日,清师据镇江城,而长江之险无可控遏矣。
板子畿在太平府时,左兵东向,阁臣马士英檄六镇以拒之。六镇者黄得功、刘良佐、水师刘孔照、黄蜚、王炳卿、郑鸿逵也。故淮扬一带空虚,清师得以直入。既而清兵初九日渡镇江,十一日进逼南京,弘光皇帝潜奔靖南侯黄得功营,刘良佐降于清朝,骗得功伏毒箭射伤之。刘孔照、黄蜚、王炳卿、郑鸿逵之师,星散瓦解。得功见势孤,对部下大喊一声,众将官方畏其虎威,伏倒在地,得功忽已抽刀自刎,因此部曲各散,弘光随被掳去矣。其水师四大营,总之不敢登陆,顺流至镇江,被清兵设铳金山,打得七零八落,蔽江而下。
第三回贤太史见危改节劣知县闻变挂冠
科目探花及第,才名江左人龙。诗书万卷贯心胸,表表东林推重。南北两朝元老,清明二代词宗,贪图富贵兴偏浓,遗臭万年何用。
《西江月》
胡骑乘虚破竹下,弘光郡县如崩瓦。守城殉难并无人,义士忠臣皆是假。
贤太史,翰林钱谦益也,少掇巍科,东林人望,弘光朝官礼部侍郎。清兵至,不听夫人柳氏言,希冀作清朝宰相,翻然改节,投降豫王军前。里人改其门联曰:“南北两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