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的“自性”与“佛性”
论《六祖坛经》中的自性与佛性
孙克昱
自性和佛性是《六祖坛经》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其中犹以自性概念在《坛经》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令人瞩目。在《坛经行由品》中,六祖惠能就谈及其悟到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并向五祖弘忍说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要对自性和佛性进行分析,不妨先分析性字在汉语中(主要是在中国古代哲学领域内)的意义。性最初的意思是生命、性命。在孔子那里,性是人类具有的共同道德原质。到了宋代,朱熹批判地继承并发展了张载和二程的人性二分论,视人性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结合,人的天命之性相同,然气质之性却各异,而人性中复杂的善恶关系也依此二元来做解释。
在《六祖坛经》中,自性和佛性含义并无根本的不同,《坛经》强调之重点是自性的迷与悟,如《坛经付嘱品》所言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同样,对于佛性,《坛经》称: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坛经疑问品》)但是在具体语言使用上,二者依旧存在一定的差异,下文中将进一步对此问题展开更为深入的探讨。
一、佛性概念的发展及其在《坛经》中的运用
在印度佛教的思想传统中,佛性一般解释为佛陀的状态或成佛的依据。早期佛教文献中较少探讨佛性问题,根据《究竟一乘宝性论》,汉译佛性一词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指佛界,即佛的界性,或可称为如来的本质体性。二是佛种性,以此来区别印度传统的种姓制度,三是佛藏(如来藏),比喻众生皆有尚未成就圆满的成佛因子,就像胎儿尚在母亲的子宫当中一样。
《六祖坛经》中的佛性主要用来强调离开一切语言名相的分别。在《坛经行由品》中,惠能引用《涅?经》称: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在《坛经忏悔品》中又云:除真除妄,即见佛性。
在《坛经》中惠能初见五祖弘忍时,师徒二人有这样一段对话: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獠,若为堪作佛?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惠能的时代,岭南虽然在传统上被视为蛮夷之地,但北方移入之人已大为增多,汉化程度不断增加,与北方的联系也日益紧密,然而北方人对岭南居民的歧视却依旧盛行,而惠能自己又是严父本贯范阳,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因此对惠能这样从北方迁来却又被视为南蛮的人而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坛经疑问品》)的思想或许就有更大的影响号召力,惠能一系的禅宗思想在岭南兴起、于当地受到欢迎,客观上可能也与这样的历史背景有关。
从思想的传承来推测,《六祖坛经》中有关佛性的论述与元魏菩提留支译的《入楞伽经》应当有密切的联系。从禅宗所宗的东土初祖菩提达摩到弘忍,据称都是以《楞伽经》印心,此门诸师也称楞伽师。在《入楞伽经》中佛云:而如来藏无所分别寂静无相,说名如来藏。大慧!未来现在诸菩萨等,不应执著有我之相彼法无我离诸一切分别之相,智慧巧便说名如来藏。另一方面,《坛经》上所言的佛性观点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受魏译《入楞伽经》的影响,而且和《大乘起信论》有一脉相同之处,可以说三者在思想上有较为紧密的联系。然而按吕澂先生的观点,魏译《入楞伽经》存在着不少关键性的翻译错误,但却对中国佛教产生了非常重要的理论导向。例如经文中讲:如来藏不在阿赖耶识中,是故七种识有生有灭,而如来藏不生不灭。吕澂先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