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六)
讲一个公案:

    民国有个理发匠,住在南京郊外的花岗岩附近。他每天挑个担子上街去理发,收入达到两百文钱,就收摊子回家,因为每天的饮食只需要这么多。其余的时间,他就到花岗岩的报国寺拜佛、念佛。他念佛时专心致志,眼睛不看其他地方。到吃饭时就回家。报国寺的老和尚见他很恭敬,偶然留他吃午饭,他终究不答应。

    有一天,他自己知道时间到了,决定生西方。就沐浴完换好衣服,端身正坐,叫儿子请老和尚来助念。老和尚刚到他面前,就合掌念佛、坐化生西。

    这位理发匠就是因为心里不贪,所以就不被五欲所牵,有自己的自由。他把身心精力都用在最有意义的修法上,结果办好了往生大事,临终时预知时至,自在地往生净土。

    【二、财物自在,一切怨贼不能夺故;】

    如果我们远离了贪欲,就不会起羡慕、谋求乃至占取别人财物的心,这样财物也就不会被怨家夺取。自己在拥有财物上完全是自在的,根本不操心财物会被损坏、夺取等。

    【三、福德自在,随心所欲、物皆备故;】

    有贪欲就少福,离贪欲就多福。越是离贪,福德就越大,最后毫无贪欲,就什么都不缺少。

    心里的贪欲越强,抓得就会越紧,心量也就越狭小。这样以悭贪的业就只有感受求不得苦。比如堕为饿鬼得不到受用,生活非常艰难,下至一滴水都得不到,即使得到了一点,喉咙细得像针一样也无法进食。就是因为因地心里悭贪,总想把东西紧紧地抓住,不许丝毫放出,这样紧抓当然就没有东西进来。相反,不悭贪整个心就是开放的,没有什么要抓牢,也就随心所欲什么都能自在拥有。

    【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献故;】

    如果得到王位,就有各种珍奇妙物都奉献在座前,应有尽有。

    【五、所获之物,过本所求百倍殊胜,由于昔时不悭嫉故;是为五。】

    远离贪求,结果所得到的比预想要好上一百倍,原因就是因地没有悭贪、嫉妒。

    在悭贪、嫉妒时,我们的心狭小封闭;而远离悭贪、嫉妒时,我们的心就非常开阔、广大,这使得感果的力量变得巨大。就好比一盏灯如果不想让人分享光明,用灯罩把灯罩住,就只在很有限的范围里发光。如果能完全撤掉屏障,灯的光明顿时就遍满了空间。就像这样,把人为设立的屏障撤掉,自己的所得能施舍、别人的所得能随喜,就是大展心量,也就大增福德!

    总之,福德是随心量而定,心量小福德就小,心量广大,福德就广大。心没有被贪欲遮障,就能发出极广大的心,福德也就无量倍地增长。所以心无所住而行布施,福德就像虚空一样广大。

    下面讲一则“地上天福”的公案:

    印度频婆娑罗王有个大臣叫树提迦。他家拥有无量财富,一切受用都是自然而来,不费人工。

    有一天国王坐朝,忽然刮起大风,一块白细棉纱手巾飘到了大殿前面,不是世间之物。国王拿起来给群臣看,大家都说:“这是国家兴旺之兆,是天赐的祥瑞!”只有树提迦沉默不语,国王问是什么缘故,树提迦回答:“臣不敢欺骗大王,这是臣家擦拭身体的毛巾,挂在水池旁边,风偶尔吹到殿前了。”

    过后几天,又有一朵五色金花,像车轮那么大,飘落在王宫大殿前。国王又一次招来树提迦请问,树提迦回答:“臣不敢欺骗王,这是臣后园萎落的花,风偶尔吹来的。”国王大惊,对树提迦说:“我想到你家观赏游玩,带二十万人来,你家容得下吗?”树提迦说:“任随大王的意思。”

    国王说:“哪天去呢?你能事先做好准备吗?”回答:“不论哪天来,不必准备,臣家有自然的床席,不必人铺;有自然的饮食,不需人做;自然端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十善业道经简介 >十善业道经目录 > 讲记(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