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章 创业奠基
加了朱德部的上堡整训,得到了物质和弹药补充,直到12月才离开朱德部,转辗到茶陵,归还建制。

    部队来到黄坳时,收集失散人员。这时,毛泽东身边只有30多人了。随后继续行军。战士们却稀稀拉拉地坐在地上愁眼相对。这时,毛泽东毅然站了起来,挺直身子,精神抖擞地对大家说:“现在来站队!我站头一名,请曾连长喊口令!”

    毛泽东镇定、坚强的精神,顿时感染了战士们。30多个战士纷纷提枪入列。接着,后面的队伍也赶了上来,总共收集200余人。

    大汾劫难后,在毛泽东的率领下,这支“艰难奋战而不溃散”的革命队伍,趁着苍茫夜色,又踏上新的征程。

    “三大纪律”的首次颁布

    部队往荆竹山方向走去。荆竹山,坐落在遂川、酃县之交,锯齿形的笔架峰中分两省,荆竹山就横卧在左面的狭长山谷里,山上长满各种竹子,尤以荆竹居多,故名“荆竹山”。

    在荆竹山,毛泽东遇见了王佐部队的“探水队”(即侦察队)队长朱持柳。在朱持柳的热情安排下,工农革命军夜宿荆竹山。这天,是10月23日。

    原来,在茅坪期间,袁文才就向毛泽东介绍了“把兄弟”王佐的情况,并亲自写信一封,交与毛泽东。毛泽东率部沿湘赣边界各县游击来到水口时,一面派出游雪程、徐彦刚、陈伯钧、金蒙秀回返茅坪,帮助袁文才练兵;一面派出艾成斌带着袁文才的信上井冈山联络王佐,当时,毛泽东部来到茅坪的消息,已传到了王佐耳中,但王佐心存戒备,直到看见艾成斌带来的信函才知详情。王佐素来尊重袁文才,时刻不忘袁文才救命之恩,知道袁文才介绍的毛泽东工农革命军是共产党领导的穷人队伍,于是派出朱持柳前往荆竹山一带打探工农革命军下落,与毛部联络,不期而遇。第二天,朱持柳派人急赴大井,向王佐报信。

    为了部队上山后能与王佐部搞好关系,防止违反群众纪律的事情发生,毛泽东于部队出发前,在荆竹山村前“雷打石”处向大家讲了话,第一次提出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纪律”。

    对此,陈士榘在《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由来》中回忆说:“在荆竹山,毛委员首先给我们介绍了身边一个穿便衣的人,他是王佐派来的代表,欢迎我们上山的。接着,毛委员简略地介绍了井冈山的情况,又说:今天,我们就要上井冈山了,要在那里建立根据地。大家一定要和山上的群众搞好关系。要和王佐的部队搞好关系,做好群众工作。于是,他正式宣布了三项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筹款要归公;第三,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

    这是工农革命军最初颁布的“三大纪律”。随着根据地建设的不断深入,毛泽东后来又提出了“六项注意”,并在革命战争的实践中逐步加以完善,形成著名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成为我党建军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驻茨坪

    工农革命军离开荆竹山后,经双马石、菖蒲洲,于10月24日进抵大井。在大井,革命军受到了王佐及农民自卫军的热烈欢迎。王佐腾出大井的新屋场营房让毛部住宿。这天,王佐还差人杀了四头肥猪,大摆宴席,热情款待工农革命军将士。席间,王佐向毛泽东介绍了自己的经历及发展史。

    毛泽东对王佐的遭遇深表同情,对他能在革命低潮时保存60支枪甚为赞赏。考虑到日后的工作,毛泽东当即决定赠送70支枪给王佐,请他派人到茅坪找余贲民提取。王佐闻讯大喜,亦当场表示赠送500担谷子接济工农革命军。

    在大井,毛泽东还应王佐之邀,指挥部队与王佐部一起,于当晚奔袭拿山尹道一保卫团团部——石门。尹道一是拿山一带的恶霸,一贯欺压百姓,鱼肉山民,又是王佐的宿敌。当毛泽东、王佐等率领数百人于翌日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简介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目录 > 第三章 创业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