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三国权
分野;今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南海都是越的分野]古人说:生活在长江以南及五湖之间的人比较分散,不易统一,只能凭借扬州这一有利的政治经济要地,并以公正的态度对待子民方能统治三代。治国有道的最后归服,治国元道则率先背叛。因此《左传》说:吴就如同正在生长的大猪和长蛇,不过是口中之食,早晚要被大同吞并。要想对强国构成威胁并不是一天可以做到的。

    汉高祖刘邦当政时期,淮南王英布谋反。高祖得知消息之后,便招集众将商议,问:英布谋反,该怎么对付他呢?汝阴侯滕公说:我有一个门客是原楚国的令尹薛公,他有对付的办法,可以请来一问。[起初滕公向令尹问计,令尹说:此人应该谋反。滕公说:君主分割土地给他,封他为王,赏赐给他官爵,使他南面成为万乘之主,他为什么还谋反呢?令尹说:往年杀彭越,前年杀韩信,这三个人是功劳相当的同一类人,英布怀疑灾祸将殃及自身,所以才谋反的。]高祖于是召见了薛公并向其征求意见,薛公说:英布谋反不足为奇,如果英布使用上计,我汉朝就将失去崤山以东的地区;使用中计则胜败不定;若使用下计便可以高枕无忧了。高祖说:这上、中、下计该如何解释?令尹说:东取吴,西取楚,并齐取鲁,号令燕赵,安守现已取得的地区,这样崤山以东将归他所有。联合山东诸候,是保证长久的办法,这是上策。什么是中计呢?东取吴,西取楚,吞并韩地,取得魏地,控制住敖仓的粮食,堵住成皋这一要塞,结果如何便不可预料了。[长驱直入进入河洛,与汉军决战,这是中策。]什么是下计呢?

    东取吴,西取蔡,把注意力放在越地,固守长沙,那你就可高枕无忧了,汉朝便相安无事。[使长江流域各部自行征伐,不让他们产生进兵中原的心思。

    这是下策。桓谭《新论》说:世上流行围棋这种游戏。有人说这也和用兵相似。当下棋的时候,工于棋艺的人便选择要点,疏布棋局,以便会合包围。

    依仗大势来攻击对方,会取得绝对的胜利。这是通晓棋局中运筹之道的胜利。

    中等的棋手则致力于阻断、拦截,以求自活争夺微利。因此,这种棋局上的胜败就很难判断,只有通过计算子数才能判定胜负。下等的棋手往往是固守边、角,自求作活,在一块小小的地方生存下来。这个说法还不如仔细揣摩薛公所说的话。上策是说攻取吴、楚之地,统一齐鲁和燕赵。这就象下棋中重视整体布局一样。中策说攻取吴、楚之地,吞并韩魏,阻断成皋,占据敖仓。这就象中等的棋手致力于阻断和争夺微利一样。下策是说攻取吴地中的小蔡,占据长沙,威胁越地,这就象围棋当中下等棋手固守边角一般。]

    高祖说:他会选择哪一计呢?令尹回答说:用下计。高祖问:为什么不用上、中两计而单选下计呢?令尹说:英布本是郦山的一名苦役,发展到万乘之国的确来之不易,他目光短浅,只会安于现状,根本不作长远打算,因此说他必定使用下计。高祖说:非常好。结果事实确如薛公预料那样。

    这之后吴王刘濞因晁错而谋反。刚开始时,大将田禄伯说:招集兵马向西进发不是一个特别好的策略,事情不易办好。我愿带领五万人马沿江淮而上夺取淮南、长沙,进入武关,与大王会合。这是出人意料的一招。太子却说:大王以谋反为名,这场战争难以令人信服,民众会起来反对大王。

    于是吴王没有答应田禄伯的请求。后来小将桓将军又对吴王说:我们多是步兵,利于在崎岖不平的地方行军打仗,而汉朝多是车辆马匹,在平原地带占优势。希望大王经过那些城池,夺不下,便放弃它,迅速地向西占据洛阳的军备库,以敖仓的粮食为军粮,倚仗山河的险要向诸侯发号施令。虽然没有入关,天下就都属大王了。假如大王进兵很慢,停留于城市,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反经简介 >反经目录 > 三国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