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德宗道章第四
了。
《易经》上说:诚能通天。心诚的含义不单是诚寔无欺而已,更重要的是虚灵不昧。真能做到这一点,必然会有许多神奇不可言喻之处。宋、明诸儒终生所修,只此一字诚。
明莫明于体物。
注曰︰【《记》云︰清明在躬,志气如神。如是,则万物之来,其能逃吾之照乎!】
王氏曰:行善、为恶在于心,意识是明,非出乎聪明。贤能之人,先可照鉴自己心上是非、善恶。若能分辨自己所行,善恶明白,然后可以体察、辨明世间成败、兴衰之道理。
复次,谨身节用,常足有余;所有衣、食,量家之有、无,随丰俭用。若能守分,不贪、不夺,自然身清名洁。
释评:世间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善于体察人情世故者,必是聪明不惑之人。在心理学上,这种修养方法被称作进入他人思惟。人只要能跳出自身的思惟定式,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处境中思考处理问题,事情既比较易解决,又会得到群众的赞许。
吉莫吉于知足。
注曰︰【知足之吉,吉之又吉。】
王氏曰:好狂图者,必伤其身;能知足者,不遭祸患。死生由命,富贵在天。若知足,有吉庆之福,无凶忧之祸。
释评:广厦千间,夜眠七尺;珍馐百味,不过一饱。人生所须,其实甚少。懂得个中道理其寔是常识,人才会知足,才会常乐。
苦莫苦于多愿。
注曰︰【圣人之道,泊然无欲。其于物也,来则应之,去则无系,未尝有愿也。
古之多愿者,莫如秦皇、汉武。国则愿富,兵则愿疆;功则愿高,名则愿贵;宫室则愿华丽,姬嫔则愿美艳;四夷则愿服,神仙则愿致。
然而,国愈贫,兵愈弱;功愈卑,名愈钝;卒至于所求不获而遗恨狼狈者,多愿之所苦也。
夫治国者,固不可多愿。至于贤人养身之方,所守其可以不约乎!】
王氏曰:心所贪爱,不得其物;意在所谋,不遂其愿。二件不能称意,自苦于心。
释评:圣人之道,淡泊无欲。对于身外之物,来就来,去就去,无须牵挂。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财物的聚散多寡,不值得为之大喜大悲。佛教认为有求皆苦,人的生、老、病、死莫不因为人愿望渴求太多而苦难缠身。禅宗讥讽: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儒家以无欲则刚,恭谦俭让,对人不求名,对物不求奢,是为君子。道家则根本以无欲无求,一身傲骨,两袖清风,遨游人间为美。
只是,人心不足,欲海难填,然而,其结果只能有如秦皇、汉武。清心寡欲,治国如此,养生亦如此。
悲莫悲于精散。
注曰︰【道之所生之谓一,纯一之谓精,精之所发之谓神。其潜于无也,则无生无死,无先无后,无阴无阳,无动无静。
其舍于神也,则为明、为哲、为智、为识。血气之品,无不禀受。正用之,则聚而不散;邪用之,则散而不聚。
目淫于色,则精散于色矣;耳淫于声,则精散于声矣。口淫于味,则精散于味矣;鼻淫于臭,则精散于臭矣。散之不已,岂能久乎?】
王氏曰:心者,身之主;精者,人之本。心若昏乱,身不能安;精若耗散,神不能清。心若昏乱,身不能清爽;精神耗散,忧悲灾患自然而生。
释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单纯的一,就是精,焕发的动力,是谓神。其寔,纯一也就是无,无生无死,无阴无阳,无动无静,没有形状,没有具体内容,却可以为明为哲,为智为识。也正因为它无为,它才无所不为。世间万物,凡有生命,皆因禀受这种元气而成。正确地运用他。则精而不散;错误地运用它,则散而不聚。
这是从